9月3日,博州各级非遗传承人一行95人来阿采风,感受国门下的爱国主义精神,搜集边关素材,加强文化交流,坚定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心和决心。


当日,博州各级非遗传承人一行95人来到阿拉山口国门下,多视角、全方位了解边境军民文化和风土人情,收集创作素材,开拓文艺视野,进行文艺交流。夏尔西里托布秀尔乐队还在国门下倾情演绎,集体弹唱了《走马》。现场气氛热烈,文化气息浓厚。经过采风,大家纷纷表示,要把边城军民团结的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今后的非遗文化艺术创作中,进一步夯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


短调民歌自治区级传承人江姑说:“今天来到阿拉山口,带上我的学生来演出,我感到特别高兴。希望阿拉山口的各位群众能参与到我们的非遗工作中,看看我们的节目进行交流。”


蒙古族帽饰市级传承人帕代说:“蒙古帽是在蒙古服饰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服饰,蒙古帽有很多文化。我特别喜欢做蒙古帽子,因为蒙古帽子非常漂亮。它自古以来不断改进,不断传承才传承到我们这来,这是我们要发展非遗的传承。今天能到阿拉山口展出我们的蒙古帽子,我感到非常荣幸。”
“我要把非遗文化艺术传承好、发展好,同时深入实施文化润疆工作,讲好新疆故事,引导群众职工,为推进我们新疆文化繁荣发展作出一份贡献。”秦腔自治州级传承人高奋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