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共建“一带一路” | 与会嘉宾在阿拉山口这些点位观摩指导~

来源:阿拉山口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4日 10:29     浏览次数: 打印    

10月22日上午,参加第七届中国边疆经济开放发展暨博州“一带一路”论坛的与会嘉宾走进阿拉山口,实地观摩指导。

与会嘉宾首先来到阿拉山口公路口岸集中查验中心。近年来,阿拉山口作为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依托口岸运输的优势,大力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满足日益剧增的过货要求,阿拉山口市计划建设多式联运集中查验中心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246亩,2021年3月开工建设,目前已投入运营,共设计40个标准查验平台,可同时满足40辆车同时查验,极大提高了查验效率。

与会人员在阿拉山口铁路国际联运大楼参观。

在阿拉山口铁路国际联运大楼,工作人员详细讲解阿拉山口口岸发展情况,与会嘉宾纷纷拍照留念。据了解,阿拉山口铁路国际联运大楼建于2003年8 月,2004年8月投入使用,主要承担着票据交接、货物承运受理及收费,中欧班列票据放关等工作。近年来,海关、边检、铁路、外事和口岸管理等单位不断强化协作,持续改进勤务组织,优化通关流程,铁路口岸实现“一票到底、一站式办理”,企业由“进多门办一件事”变“进一门办多件事”,时间及人力成本节省 50%以上。借助“数字口岸”应用,搭建了与海关信息传递的快捷通道,压缩多个环节的信息中转过程,整个票据办理过程只需要20分钟即可完成。目前铁路口岸实施365天不间断通关,执行24小时“预约式”服务,进口通关效率排名全国第一,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始终保持在全国领先水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业务应用率达到100%。

与会人员在阿拉山口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参观。

在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与会嘉宾先后来到阿拉山口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和阿拉山口跨境电商产业园。为抢抓国家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自治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阿拉山口市立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依托综保区区位政策优势,重点打造百亿级粮油产业板块,实施了粮食现代物流中心项目,通过走自动化道路,改变传统粮食装卸模式,持续提高作业效率。2022年1月2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阿拉山口市为跨境电子商务综区,为博州再添一块国家级“金字招牌”。为充分发挥阿拉山口市区位和政策优势,阿拉山口市规划建设了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对现有的跨境电商中心进行全面升级。该项目满足集国际邮件、跨境电商、国际快件监管于一体的“三合一”集约式监管新模式,跨境电商进出口9610、9710、9810、1210全模式的全覆盖。打造以保税物流仓储为主体,拓展保税暂存加工、保税展示交易、退货清洁维修等业务为一体的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成为中国(阿拉山口)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前沿阵地、综保区国内外商品O2O展示交易中心。

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黑河片区局长、政策法规局尹红梅说:“在未来发展中,希望新疆和黑龙江能够增多交流往来,建立联动合作机制,在对外开放中携手参与国际合作,在打造国际物流通道以及建设跨境产业方面形成联动,譬如在原材料和市场方面,可以形成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互补,给产业提供更强大的保障。”

整装待发的中欧班列。来源:博州融媒体中心图库

阿拉山口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江林说:“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圆满结束不久,第七届边疆经济开发开放暨博州‘一带一路’论坛就在博州举办,让我们信心倍增。为有效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阿拉山口以提高口岸通关能力、提升通关效率为核心,统筹推动口岸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改善,着力打造‘效率最高、费用最低、服务最优’的陆路口岸。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阿拉山口这个昔日交通、贸易的‘末端’,将不断把政策优势、通道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依托中欧班列的强大辐射力和带动力,积极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重要枢纽和平台,为新疆乃至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积极贡献。”

【关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