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凌晨,阿拉山口站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内灯火通明,电子大屏上一条条线路图显示着列车运行情况,电话铃声、对讲机声此起彼伏,作业人员井然有序地组织运输生产。

电脑屏幕前,运转车间安全员张荣奎盯着表示线路占用情况的线条由白转红,确认中欧班列到达,他仔细核对列车确报、发站、收货人等信息,对接货装车间联运值班员,联系中欧班列出境手续事宜。
从接触网工、信号员、值班员,再到安全员,十年里,张荣奎与口岸共同成长,见证了中欧班列的风笛在“一带一路”上无数次鸣响。

“我们目前主要任务是组织助理值班员内勤开放信号,按列车调度员的计划正确及时地接入和发出列车,同时与车站值班员和助理值班员内勤还有车流和列车调度员等加强联系,确保接入的列车能够正常解体,发出列车能够正常编组。”张荣奎说。
作为行车组织工作中的“幕后指挥官”,运转车间面临着任务忙、责任大、挑战多的特点,张荣奎与同事们通过动态掌握中欧班列开行信息、合理调配机车等方式,有效提高了中欧班列周转效率。

“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工程开通后,将与既有单线铁路组成复线铁路,中欧班列运输通道能力有效提升,该区段每天运行的列车由18对增加到20对。”作为中欧班列西通道重要枢纽的阿拉山口站,中欧班列运输任务十分繁忙,对张荣奎来说,他的工作更像是一名棋手,需要“走一步,看三步”,统筹做好中欧班列的接发、编组换装等作业,让中欧班列快速通行。
据介绍,近年来新疆铁路部门通过优化中欧班列运输组织、实施口岸扩能改造等举措,提升中欧班列运输效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欧班列在口岸汇聚、通关。

兰新铁路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增建二线工程开通运营后,运输时间压缩40分钟,为口岸过货量稳步增长提供有力保障。“以前,精河至阿拉山口段,往来的列车需要会让,该区段设立了6个会让站,一趟列车会让大概要花20分钟。现在单线变双线,减少了3个中间站,列车可以分上下行顺畅运行,无需相互等车会让,也减少了对中欧班列编组作业的影响。”张荣奎说。
在采访间隙,张荣奎两次因工作电话打断采访,致以歉意后他又迅速投入工作中。平日里,无论多忙,每周张荣奎都会抽时间梳理总结自己在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经验教训,认真仔细地分析原因、厘清危害。“铁轨是冰冷的,但铁路是温暖的,我将继续提高业务本领,增长知识才干,以饱满的热情和踏实的工作态度,高效完成每一项任务。”张荣奎说。

近年来新疆通行中欧班列跑出加速度。2023年,阿拉山口站通行的中欧班列突破6600列,进出口集装箱超68万标箱,运送货物总重超600万吨。一趟趟“钢铁驼队”来往穿梭,奏响了“一带一路”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