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个满载国产新能源轿车的运输车队从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出发,从阿拉山口公路口岸驶出国门后,前往目的地乌兹别克斯坦。“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在阿拉山口运行以来,公路口岸服务更高效、通关更便捷,为博州乃至新疆经济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能。

去年年底,全国首创“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在阿拉山口口岸正式运行。该模式是通过推动提前申报和集中查验,配套数据自动提取、多国车牌智能识别等相关信息化高科技手段,进一步提高口岸通关效率,从根本上解决了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在口岸报关手续繁琐和疆内腹地城市出口转关货物“二次入仓”等问题。
记者在阿拉山口跨境电商产业园看到,欧盛通卡航国际物流公司3辆具有TIR国际道路运输资质的笼车,正在井然有序地装载15辆即将出口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批车辆是“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在阿拉山口运行以来今年发出的第三批整车出口货物,按照该企业第一季度的发展状况分析,公司对接下来借助“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信心十足。

阿拉山口市欧盛通卡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祥林说:“自从去年阿拉山口开展‘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以来,对于我们企业来讲,首先我们通关效率大大增加了,其次通关也更加便利了,使我们的货量和通关速度有所增加。去年的一季度到今年的一季度,我们做了个对比,较去年的通关量和通关速度大幅提高了大概30%以上。”
自阿拉山口公路口岸实行“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后,进口通关环节由9项压缩到4项,压缩幅度达55%;出口通关环节由12项压缩到4项,压缩幅度达66%;疆内转关货物口岸通关环节由8项压缩到3项,压缩幅度达62%。通关时间由改革前平均34.5小时压缩为平均5小时。通关更加高效便捷,带来的是进出境贸易的节节攀升。今年1-3月,阿拉山口海关监管公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7.2万吨,同比增长40.5%。其中主要进口商品为液化石油气、亚麻籽、红花子等,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服装、鞋靴等。

阿拉山口海关查检二科科长牛艳文表示,采用“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改革以来,通行时间压缩到了85%,企业的通关成本降低了50%。口岸通行车辆由去年的平均通行200辆左右,增加到现在的300辆左右。去年公路口岸的过货量超过了70万吨,创历史新高。
今年一季度,阿拉山口口岸货物进出口同比量值齐增。据阿拉山口海关统计,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货运量662.5万吨,同比增长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