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阿拉山口口岸,大风天气频繁“造访”,地膜、彩条布等轻飘物随风“入侵”铁路线路,防护网因风损出现缺口……这些隐患时刻威胁着中欧班列的安全通行。
连日来,乌鲁木齐铁路公安局奎屯公安处阿拉山口站派出所闻令而动,紧扣口岸铁路安全特点,以“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为主线,多管齐下织密安全防护网,为铁路运输筑牢“防风墙”。
三级联动“查隐患”:让风险防控更精准
针对大风天气催生的安全隐患,派出所创新构建“公安+社区+护路联防”三级联动机制,组织民警联合社区网格员、护路队员开展“拉网式”巡查。他们像“啄木鸟”一样,每日沿着铁轨步行排查,重点盯着防护网焊点是否开裂、是否有轻飘物侵线、彩钢瓦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后,通过“日巡查记录——周研判分析——月集中整治”的闭环管理模式,3处易被大风吹损的护网隐患迅速整改到位。
为了应对春季沿线群众采挖野生大芸(肉苁蓉)的高频行为,民警们在早晚出行高峰时段增设流动巡查岗。“老乡,肉苁蓉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受国家法律保护,这样是犯法的!”这样的劝导时常上演。既当“巡查员”又当“宣传员”,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让线路安全从“无死角”走向“零隐患”。

民警对线路作业门锁闭情况进行检查。张瑾瑜 摄
双线发力“强意识”:让安全理念入人心
“大家看,这就是轻飘物缠上铁轨导致列车紧急停车的真实案例……”4月9日,在辖区企业的“护路安全课堂”上,民警在现场以案释法,手中的《铁路安全知识手册》被翻得“哗哗”响。通过线下组建流动宣讲队,线上开设“安全贴士”微信群,让安全提醒像春风一样吹进家家户户。
针对春季用火特点,民警还走进居民家中开展防火宣传,手把手教居民如何安全使用明火,从源头堵住“火烧连营”的风险。
民警对换装库区消防设施开展检查。张瑾瑜 摄
暖心服务“筑平安”:让口岸窗口有温度
在阿拉山口站候车室,“党员先锋岗”的红色标识格外醒目。这里配备了急救药箱、失物招领柜,多名民警值守,随时为旅客排忧解难。3月中旬,一位大叔的羊皮帽不慎遗失,民警通过监控30分钟内找回;务工人员的行李错拿,民警协调车次及时追回……3月以来,3件失物、2起纠纷的妥善处理,让旅客们真切感受到“口岸铁警的温暖”。与此同时,派出所常态化开展纪律作风教育,让民警把中央八项规定刻在心里,把“为民服务”落在实处。

民警帮扶轮椅旅客出站。张瑾瑜 摄

民警在客流高峰期对站台进行巡逻。张瑾瑜 摄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阿拉山口站派出所的民警们深知,守护中欧班列“钢铁桥梁”的安全,就是守护“一带一路”的畅通。他们将继续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在风口前沿筑牢安全防线,让“中国铁路”的金色名片在口岸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