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作为新疆第一个综合保税区,依托口岸区位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发挥带动博州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不断延伸补链、延链和强链,优惠营商环境,实现更高水平开放,助推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博油气管道制造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落地阿拉山口,主营螺旋焊管、直缝焊管的生产、涂塑及防腐业务,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水、供热等输送工程,年综合产能达45万吨,先后获评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作为新疆规模最大的焊管制造企业,公司立足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技术升级、积极拓展销售,订单覆盖国内外,其中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订单占比超60%,产品广泛应用于“一带一路”能源运输项目。

阿拉山口新博油气管道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善征说:“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新疆与中亚五国对于管材的需求呈现井喷式的增长,我们发展的势头强劲。截至目前,今年我们已经完成实现产能6.3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
阿拉山口地处关键地理位置,是连接欧亚的重要枢纽,这一独特的区位优势为管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原材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高效顺畅,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市场响应速度,让阿拉山口市的管道产品能够迅速辐射到国内外广阔的市场。今年,企业同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多个中亚国家的客户达成了合作的意向,涉及的订单总额超过10亿元。

“我们的产品属于订单式生产,根据国内外的订单,我们既可以采购新疆本地的原材料,也可以享受保税区的政策采购国外的原材料,做‘两头在外’的生意。阿拉山口口岸的区位优势及高效通关服务,为我们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提供了一个快速通道,降低了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等前沿生产力,加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的深度转型,为‘一带一路’能源通道建设注入新动能。”周善征说。
走进阿拉山口市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挂面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生产线24小时不间断生产。企业生产原料主要来自哈萨克斯坦,满负荷运转下可实现日生产挂面400吨,小麦日加工能力750吨。截至7月20日,公司已加工挂面20418吨,产值5212万元。

看好共建“一带一路”重大机遇,加之阿拉山口的政策叠加优势,经过多番考察后,2018年初,公司选择在阿拉山口综保区落户,并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近年来,阿拉山口市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综保区内粮食加工贸易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优质服务保障,助力企业健康发展。
阿拉山口市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后勤部部长史千莎说:“企业落户阿拉山口,是看好阿拉山口的区位优势和政策叠加优势。综保区物流运输更便捷,小麦进口不受关税配额限制,原料通过铁路直达我们企业,有效控制和降低了经营成本和时间成本。我们将持续依托‘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新疆的外贸优势,将我们的产品面向西北地区以及中亚、俄罗斯市场进行销售,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口岸发展驶入快车道,独特的区位优势及政策优势,陆续吸引800多家企业入驻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近年来,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依托口岸通道优势,以做大贸易带动落地加工,初步形成有色金属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纺织、装备制造和现代商贸物流五大优势产业。2024年,综保区完成进出口值382.85亿元,同比增长28.8%,占博州进出口总值70.4%;完成工业总产值36.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8.99亿元,同比增长193.1%。

阿拉山口综保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周翀说:“近年来,阿拉山口综保区在外贸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80亿人民币,占到博州外贸总额的70%。在全国160多个综保区的综合评估中,阿拉山口综保区排名第73名,进入前50%,在新疆排名第一,这个成绩是非常难得的。接下来,我们将按照博州党委、政府的部署,按照‘博阿精’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布局,紧扣自治区、自治州给予我们的产业定位,重点在有色金属产业、商贸物流产业、粮油饲深加工产业、装备制造产业持续发力,把我们的各项优惠政策、各种政策平台持续叠加,为企业打造营商环境最优、运价成本最低的综保区政策平台,在博州经济外贸发展方面持续发挥引领作用,带动博州经济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