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超有趣!阿拉山口市青少年科普研学之旅玩出新花样

来源:阿拉山口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3日 10:10     浏览次数: 打印    

为持续推进“全国科普月”活动走深走实,进一步丰富学生群体的科技实践体验与文化素养,近日,阿拉山口市科协联合市中学、市文体广旅局、气象局及海关等多部门开展了一场以科普教育为主题的研学活动。

当天,40名学生首站走进阿拉山口市气象局,通过参观站史馆、聆听气象学科普讲座,了解气象监测与预报等相关知识,学习本地常见气象灾害的预警信号及防御办法,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气象科学与生活安全的关联认知。随后,学生们来到阿拉山口海关科普教育基地。在检疫标本展区,通过解说员对入侵物种标本的讲解,知晓其传播途径与生态危害,结合实际案例了解海关检疫流程,树立国门生物安全意识。学生们还参观了阿拉山口中心城市展馆,跟随讲解员讲述的时间脉络,通过展品与场景,感受阿拉山口从戈壁荒滩到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变迁,增进对家乡的认知与认同。

阿拉山口市中学五年级三班学生蔡天乐说:“今天在气象局看到了很多气象仪器模型,听专家讲了阿拉山口大风灾害的防御方法,也知道了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在海关基地看到的外来有害生物标本,让我很震撼,原来守护国门生物安全这么重要,以后我也要向身边人宣传相关知识。”

阿拉山口海关技术中心主任李兰表示,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经济发展、生态安全乃至人民生命健康存在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加强宣传教育是提升社会公众认知、强化海关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能力的关键举措。本次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以“质量月”为重要契机,旨在推动社会共治,从青少年群体入手,培育公民的质量安全意识与国门生物安全意识。

在完成参观研学后,活动转场至市图书馆,这里精心准备了“创意智造”主题活动。同时,结合第28届全国普通话推广宣传周,同步开展“经典咏传”诵读活动,两者相互呼应,形成“科技+文化”的融合模式,旨在通过多元体验助力学生提升综合能力,为校园成长注入多元活力。

诵读活动将语言文字规范与经典文化传承相结合,学生们通过集体诵读、个人展示等形式,用规范流畅的普通话品味经典文本的语言魅力与文化内涵,在提升普通话应用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同时,增强了对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重视。作为此次活动重点的“创意智造”太阳能科技小制作实践,聚焦益智创造,为学生开启奇妙科学之旅。工作人员围绕太阳能奥秘展开讲解,详细说明太阳能转化原理、制作材料工具及操作步骤,指导学生动手制作太阳能人造卫星、赛车等作品。完成作品后,同学们兴奋展示成果,分享制作过程与背后的科学原理,在动手实践与思维碰撞中,科学探究精神和动手能力得到有效培养,也更深刻理解科技对生活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以科普教育为核心,“经典咏传”作为补充,结合前期的参观环节,创新地将科技实践、社会认知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既让学生在科技制作和实地参观中深入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进对自然科学、国家安全和家乡发展的了解,又在经典诵读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全国科普月”活动增添了丰富内涵与独特亮点。

undefined

阿拉山口市科技局干部朱金城说:“举办此次研学活动,是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气象、海关、城市发展及文化科技领域的知识,将课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等形式,既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对文化的热爱,也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国家安全意识和家乡认同感,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下一步,阿拉山口市科协将继续联合市文体广旅局等单位,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目标,结合学生群体的兴趣特点与成长需求,策划推出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特色科普活动,持续为学生搭建科技实践与文化学习的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关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