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博州的葡萄园里,阳光玫瑰、夏黑葡萄挂满枝头,清甜果香弥漫田间。这些“甜蜜果实”将在阿拉山口海关查验合格后,快速走向国际市场。据阿拉山口海关统计,今年1-8月,监管验放出口辖区鲜食葡萄达982.4吨,主要出口至泰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

今年以来,博州与第五师双河市深化区域协作,以农产品出口为切入点,联合打造“疆果外销”全链条体系。博州本地的优质葡萄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优质农产品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和稳定供应。

双河市天益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表示:“作为专业种植基地,我们始终将品质提升放在首位。在种植环节,我们大幅减少化肥使用量,降幅已达90%;同时紧扣国内外市场消费者需求,严格按照相关标准优化种植流程,全力打造有机、绿色葡萄产品,推动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当前正值鲜食葡萄出口旺季,其“保鲜期短、通关急”的特性,考验着通关效率。为此,阿拉山口海关积极落实总关支持农食产品出口十二项举措,开展出口政策全流程解读、全链条辅导,叠加“提前申报、预约查验、优先放行”组合服务,及时解决通关问题。同时还设置出口水果属地查验绿色通道,推广植物检疫证书、卫生证书等“云签发”,确保出口葡萄“随到随检”“快验快放”,助力辖区葡萄顺利通关出境。

“我们持续开展‘送标上门、送策上门’,助企服务,打造‘一站式’备案服务窗口,助力辖区出境鲜食葡萄果园增至45家。我们会对每一批出口葡萄的农残、重金属等指标严格检测,让海外消费者吃得放心,也让‘新疆葡萄’的品牌更有竞争力。”阿拉山口海关监管四科四级主办阚瑞龙说。
从戈壁滩到东欧货架,从田间地头到万户餐桌,阿拉山口将继续围绕辖区特色农产品出口需求,进一步优化通关服务,创新监管模式,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更多新疆特色农产品“走出去”保驾护航,让更多“中国味道”甜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