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一列满载服装百货、日用产品的班列驶离阿拉山口口岸,开往波兰马拉舍维奇。这趟班列的顺利启程,标志着阿拉山口铁路口岸今年通行中欧(中亚)班列突破6000列,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向纵深推进,中欧(中亚)班列已从最初的“运输通道”升级为集物流、贸易、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新疆铁路部门、乌鲁木齐海关作为助力中欧班列提质增效的“双引擎”,在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阿拉山口站通过中哈会晤机制,该站主管生产副站长每日与哈方铁路部门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互通双方车辆、设备、货物等情况,共同协调解决制约中欧(中亚)班列运输效率的难点问题,保证双方线路高效周转。今年以来,阿拉山口站中欧(中亚)班列日均通行量稳定保持在21列以上,单日最高达到30列。
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货装车间副主任陈伟说:“我们根据班列的到达情况,提前制定生产计划,合理调配人员与机械设备,对作业流程进行精细优化,全力确保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从而提高装卸车效率和宽、准轨列车的周转率,实现车流的高效运转。”

为确保中欧(中亚)班列高效运行,阿拉山口海关打出系列服务“组合拳”。持续优化监管模式,深化“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进口货物通行时间从2—3天压缩至16个小时内,平均2小时完成一列返程班列换装。搭建班列动态预判系统,提前48小时获取班列到港信息,自动完成舱单审核、查验计划匹配,实现班列“随到随验、零等待放行”。牵头建立“关铁企”三方联动机制,与阿拉山口站、中欧班列运营企业搭建实时沟通平台,实现班列调度、货物通关、堆场作业等信息的全程共享。
阿拉山口海关综合业务一科副科长王敏说:“我们在优化监管模式的同时,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对于长期稳定开行的品牌班列,如‘渝新欧’‘郑新欧’,开通‘绿色通道’,指派专人负责对接,提供从舱单申报到货物放行的全流程跟踪服务,确保班列通关‘零延误’。对于中小微企业,推出‘通关辅导专员’制度,专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单证填报指导等服务,帮助企业快速掌握通关流程,今年已累计辅导企业120余家,企业申报差错率下降40%。”
截至目前,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线路累计达127条,辐射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串联德国、波兰、匈牙利等21国,承运商品涵盖汽车及配件、服装百货、电子产品等20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