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市中学前身是创建于1992年9月的铁路小学。随着2013年阿拉山口市的设立,学校更为现名。三十载栉风沐雨,学校始终恪守“立德树人”初心,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经过三十年的淬炼积淀,如今学校硬件与软件同步升级,办学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从规模建设到内涵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在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自治区德育示范校”“自治区文明校园”“自治区平安校园”“自治区优秀少先队大队”“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自治区精神文明单位”“自治区中小学党建工作示范校”以及“全国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
多彩德育
春风化雨哺育文明之花
学校注重德育工作,挖掘德育内涵。在学校党支部领导下,建立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德育处、共青团、少先队等德育管理队伍,拓展班级管理和家庭教育渠道,通过优化部门德育职能,加强学校德育整体联动,达到高效育人效果。

注重发挥团、队基层堡垒作用。成立团员、队员学生会,激励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充分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业余团校、大队部等阵地,培养青少年骨干,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打造积极向上、阳光健康、和谐文明的校风校貌。

德育工作逐渐制度化、科学化、体系化,做到每个工作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统筹、有规划。在原有的12个德育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又制定了《阿拉山口市中学学生及班级积分管理实施办法》《阿拉山口市中学违纪学生处理办法》,通过制度的完善,推动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学生管理中,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获得感,以规范学生行为习惯,打造文明校园为目标,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开创性的制定和实施了学生和班级积分管理办法,将课堂教学、课下活动、行为习惯、比赛奖惩、宿舍管理、社会表现等多个环节整合纳入到一个大系统中统一管理,多部门联动,达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效果。

学校依托重大节日和季节特点,打造以“多彩”教育为核心的德育品牌活动。12个重点品牌育人活动分别是1月白色冰雪节、2月青色传统文化节、3月粉色感恩节、4月银色科技节、5月蓝色风筝节、6月多彩艺术节、7月紫色研学节、8月迷彩军旅节、9月金色体育节、10月红色国庆节、11月橙色安全节、12月绿色读书节。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将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等融入活动之中,树立学生文化自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校内外各类实践活动,达到“育多样人才”的效果。校内的“民族团结果蔬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校外的少年军旅夏令营、黄阿手拉手夏令营、州内研学旅行等活动,让学生实现动起来、走出去,促进学生徳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传承经典
文化滋养根植爱国情怀
学校搭建合作学习的平台。课堂内以合作探究形式开展教学,让孩子从小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团结,在学习中探究未知、获得成功、享受成果。课堂外以主题团队会、多彩社团、第二课堂形式,组织观看爱国主义电影、唱民族团结歌曲、读红色英雄故事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活动,构建“多彩课堂”,让学生在课内课外都能相互学习,交往交流交融中增长智慧、增进情感,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学校提供充分展示的舞台。编创了融汇各民族舞蹈元素的特色课间操。每年举办校园艺术节、民族文化节,师生汇聚一堂、载歌载舞,充分展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形成了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各族师生浸润在民族团结的大家庭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学校营造以文化人的育人氛围。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每日诵读、每日习字、国通语提高班、读书分享会、校园广播之声等形式,开展师生共读、生生共读、家人共读,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将“诵读经典 传承文化”从学校延伸到家庭,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感知文化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
凝聚合力
共筑立德树人根基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例如,在每月一次的“绿色行动”中,我们与当地环保组织合作,带领学生们深入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和清理工作。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家校共育”平台,通过线上家长会、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更为构建美好文明社会贡献了我们的一份力量。

在阿拉山口市中学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文明之花在“弘志教育”的沃土里绚丽绽放,多彩德育如春风化雨,滋养着每一位学子的心田。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志在修德、志系中华、志存高远”的核心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更加和谐、文明、美丽的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