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增强人大监督刚性、拓展政协民主监督广度、发挥检察法律监督专业优势,10月30日,阿拉山口市人大常委会、政协阿拉山口市委员会与市人民检察院共同会签《关于建立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机制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推动在公益保护领域构建起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协同机制。

《办法》确立了“线索互移、成果共享、整改共督”的闭环工作机制。一方面,检察机关可从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中梳理出公益诉讼案件线索,将反映集中、群众关切的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问题,及时纳入公益诉讼办案程序,实现民意监督与司法办案的有效对接;另一方面,检察机关在履职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和制度性漏洞,也可转化为代表建议、委员提案,推动从源头上系统治理、综合修复,提升监督刚性与治理效能。
《办法》还明确了联席会议、联合调研、协同督办等具体措施,强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线索评估、检察听证、整改落实等环节的全程参与和监督问效,切实防止“纸面整改”“程序空转”,确保每一起线索转化见果、监督有力、治理见效。
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主任人选白立人指出,《办法》为代表履职成果转化为司法实践开辟了新路径,有助于推动群众反映强烈的公益问题得到更专业、高效的解决,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体现。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人选阿力腾别克·热木江表示,该机制搭建了民意与法治之间的桥梁,既推动民意诉求通过法治方式落实,也促进检察监督中发现的问题通过建议、提案实现系统治理,实现监督合力与治理效能“双提升”。
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赵延山表示,市检察院将认真落实机制要求,强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益诉讼”工作协同,深化线索移送与办案衔接,提升转化实效与办案质效,为助推阿拉山口市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检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