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首票货物实测成功顺利通关,为今后开展互市贸易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也有信心让更多边民享受互市贸易发展带来的政策红利。” 10月9日,阿拉山口边民互市运营公司副总经理张愉彬说。
日前,一辆满载由哈萨克斯坦塔拉兹市进口的蜂蜜、巧克力等预包装食品的集装箱车,驶入阿拉山口边民互市贸易区,该批货物由哈方商铺申报入区、中方边民采购出区,货值近30万元。

阿拉山口海关关员对哈萨克斯坦进境货物实施现场查验。博州融媒体中心图库
“我们结合疫情防控政策的相关要求,中方边民在交易大厅与商铺完成交易并向海关申报,最大程度减少人货接触,提高互市通关效率。”阿拉山口综保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李震说。
互市产业,是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改革创新、活边富民的一项重要举措。阿拉山口市紧抓边境贸易发展机遇,在综合保税区附近选址建设边民互市贸易区,2022年6月建成,9月顺利通过自治区相关厅局组织开展的联合验收。互市贸易区一级市场建设面积3.3万平方米,分为海关监管区和申报交易大厅,可满足边民一站式采购、申报、结算等需求。
前期的准备过程中,阿拉山口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边民互市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专门负责边民互市工作,建立健全互市贸易运营管理机制,制定了《阿拉山口边民互市贸易市场管理办法(试行)》《阿拉山口市边民身份认定办法(暂行)》,市监局、税务局、边境管理大队、人行等相关部门认真落实主体责任,互相协调配合。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边民互市‘稳边固边、兴边富民’的作用,积极培育市场需求,进一步挖掘进出口潜力,带动双边旅游、购物、餐饮、物流等产业发展,加快‘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阿拉山口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陈艳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