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湖北援阿  >>  正文

春风化雨般的教学示范——听援疆教师江平波老师的课有感

来源:阿拉山口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7日 10:07     浏览次数: 打印    

“三主五环”的课改在阿拉山口市中学实施两年有余,但我们的课堂,仍有不尽人意之处。毋庸讳言,什么是课堂教学,正常的课堂教学应该呈现怎样的状态,这些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却成了时下最突出的问题。

上周,走进阿拉山口市中学援疆教师江平波老师的课堂,让我眼前一亮。江老师给了我标本似的课堂教学示范。他将教、学、练艺术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目标驱动下,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状态,真正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观念,体现了以学为本、以学论教的教育思想。

教案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方案。但传统的教学方案只注重教师如何教,不考虑学生怎样学。江老师的教案一改传统教案的封闭与保守,实行开放与透明的授课方式。他将教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学有目标,练有依据。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力培养以及素质教育全部落到实处。

江老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了每节课的学习方案,让学生按预定的方案进行学习,按预设的内容进行练习,从而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练案是知识形成和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自学、群学、探学后的自查巩固。江老师说:教师在选择练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对待。要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差异,不拘一格地选用合适有用的习题进行练习。

教案也是学案,学案又是练案,三案合一而为,有效地帮助学生自学,让学生有了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培养了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与学各以对方的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教”的真正含义就是使学生真正的“学”,“有教无学”绝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教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学,教的立足点就是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好、更有意义。

学生的“学”内在地规定了教师的“教”。这种内在的规定,既是被动的,又是主动的;既是对教的制约,又是对教的限制。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的实际去设计“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方案。

这种方案既不是教师本人的“教”案,也不是从网上抄袭下载的学生的“练”案,而是将“教”、“学”、“练”三者融合为一体的教学方案。

感谢江老师!感谢他春风化雨般的教学示范;感谢他别具匠心的思想展示;感谢他扎实渊博的专业素养;感谢他朴而不俗的教学风格。

(冯声科,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员,曾任湖北省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学语文课程特聘教授,教育部希望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师国培专家。湖北省黄石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长期从事中学语文教材和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退休后在新疆博州阿拉山口市教育局担任教研室主任,从事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

【关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