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湖北援阿  >>  正文

金色丝路志愿行 | 援疆教师育桃李 “石榴花”开红边城——阿拉山口“石榴花”课后义务辅导站志愿服务队

来源:阿拉山口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8日 10:46     浏览次数: 打印    

阿拉山口市“石榴花”课后义务辅导站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3年9月,由5名援疆教师团队组成,自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援疆教师们始终秉持“教育润疆、智力援疆”的初心,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切实解决当地学生课后辅导难题,助力教育公平与边疆振兴。一年半来,辅导站累计服务学生3000余人次,学生平均成绩提升5分以上,惠及辖区百余家庭,成为边疆教育帮扶的暖心品牌。

心系边疆教育 勇担援疆使命

“石榴花”课后义务辅导站主要面向我市单双职工家庭和外来务工家庭的子女,以“义务辅导+暖心看护”为核心,开设免费的课后作业辅导和心理健康辅导。每周一至周五20:30-22:30开放,援疆教师们轮值授课,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等多学科,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开设国家通用语言辅导课程,切实解决家长忙于生计无暇辅导,学生课后作业无人指导,部分少数民族家庭因语言障碍难以辅导的困境,解决学生在校外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提高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健康成长能力。辅导站开设一年以来,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学生成绩显著提升,家长满意度达98%,更有多名学生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获奖。一位职工家长说:“我平时工作很忙,孩子放学也没时间看管,‘石榴花’课后义务辅导站的志愿者们帮了我大忙,现在不仅解决了我这个老大难问题,孩子的学习成绩得到提升,让我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

风雪无阻践初心 润物无声显真情

援疆教师们坚持“不迟到一分钟,不早退一分钟”的原则,即使仅有一名学生到场,也全心投入辅导。边疆的冬季严寒且漫长,援疆教师们不管严寒酷暑,始终坚守在岗位上,奉献在志愿行动第一线。2023年12月的一场暴风雪,使气温骤降至零下20℃,道路积雪深达半米,出行艰难,有安全风险,卢云耀与教师团队仍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顶风冒雪徒步前往辅导站。但是在推开门后孩子们的一句“老师,您来了!”就瞬间驱散了他们所有疲惫与寒意。一名哈萨克族学生家长曾含泪道:“孩子以前作业总不会写,现在能考95分啦,多亏了你们!”这样的动人师生情故事,在辅导站屡见不鲜。

创新服务模式 凝聚育人合力

为提升辅导实效,“石榴花”课后义务辅导站负责人卢云耀主导建立“家校社”联动机制: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水平分组辅导,针对性查漏补缺;心理关怀——开设“临时父母”服务,为无人接送的学生提供等候看护;资源整合——争取援疆工作队支持,配备课桌椅30套、班班通一体机等设施,并协调社区安保保障安全;文化融合——通过国学诵读、红色故事会等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提升志愿服务效能,增强广大市民群众的满意度与幸福感,用坚守化作春风,让每一颗“石榴花”紧密相连,滋养边疆学子茁壮成长。

此外,辅导站作为“智力援疆”创新案例,获阿拉山口市委高度肯定,并被中新网等国家媒体专题报道,成为援疆工作的亮丽名片。未来,“石榴花”课后义务辅导站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深化“石榴花”品牌内涵,计划拓展“周末兴趣课堂”“家长教育沙龙”等项目,并推动与黄石一些学校结对共建,共享教育资源,打造有温度、有刻度、可持续的高质量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紧抓服务质量,以认真、专业、专注的宗旨打造优良的服务品牌,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创建队伍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关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