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区内要闻  >>  正文

新疆发现确定634处自治区级以上重要地质遗迹 成为全国地质遗迹最多的省区

来源:新疆政府网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08日 09:57     浏览次数: 打印    

石榴云/新疆日报讯(记者王亚芸报道)由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实施、自治区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以下简称“一区调”)承担、历时3年完成的“新疆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成果集成及应用研究)项目”研究成果显示,截至目前,新疆发现确定634处自治区级以上重要地质遗迹,其中基础地质类243处、地貌景观类385处、地质灾害类6处。

新疆发现确定634处自治区级以上重要地质遗迹 成为全国地质遗迹最多的省区

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采矿遗址。(资料图)李永峰摄

“新疆成为全国地质遗迹最多的省区。”据一区调地质勘查院项目负责人李永峰介绍,当前,全国评价出省(自治区)级以上地质遗迹点6000余处,其中世界级248处,新疆地质遗迹资源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该项目系统收集了历年已完成项目成果资料,全面梳理了新疆重要地质遗迹类型、空间分布及特征,总结出地质遗迹分布规律和成因,分析了应用现状及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为下一步新疆地质遗迹深化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是人类认识地质现象、推测地质环境和演变条件的重要依据。

新疆发现确定634处自治区级以上重要地质遗迹 成为全国地质遗迹最多的省区

和静县奎克乌苏天山石林。(资料图)李永峰摄

地质遗迹保护是环境保护的一部分。新疆自2003年起组织开展地质遗迹调查与评价和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以来,发现确定了一批重要地质遗迹。按等级划分,有世界级20处、国家级164处、省(自治区)级450处,涵盖地层剖面、岩石剖面、水体地貌、火山地貌、冰川地貌、地震遗迹等12个类,36个亚类,有力支撑了自治区级、国家级、世界级地质公园,沙漠、湿地等其他公园和景区建设。

新疆通过对部分优质地质遗迹的保护与开发,大大促进了旅游业大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为地方脱贫攻坚胜利和乡村振兴作出了突出贡献,对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根据地质遗迹资源综合价值,对其进行分级保护,确定保护开发的途径。”李永峰认为,新疆地质遗迹资源开发利用还需要在地质科学内涵展示、保护与开发协调性、现代高科技支撑及社会、生态价值重视方面发力,引入多元化优化模式,将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保护区以及其他保护地有机整合,实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和“动态监控”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关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