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乌鲁木齐7月26日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谢慧变报道:“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重要的生态资源。挖掘利用好中医药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主任张伯礼在《新时代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与文化自信》的专题报告中说。
当日,“赋能高质量发展院士专家新疆行暨第三届华夏医学大讲堂”系列活动在新疆启动。20余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聚焦国际医疗协同与资源互通、基层医疗人才培养与服务模式创新、数字健康与大众健康服务新模式、医疗合作与医学人文交流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张伯礼结合多年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深入阐述了中医药学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点,阐释了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杰出代表的理论基础,分析了中医药发展的经济基础,介绍了当前中医药现代化的主要进展和成果,并结合实际为新疆中医药产业创新突破与传承发展提出了实践路径。他说,新疆地理环境独特,日照强、温差大、土地肥沃,是药材种植的“宝地”,所产红花、肉苁蓉、枸杞等药材品质上乘。
“当前,许多大型药企已在新疆建立种植基地,下一步关键在于运用科技赋能,将丰富的中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张伯礼说,希望能有更多优质药材在本地实现深加工,转化为药品或大健康产品。
活动中,院士专家们将分赴乌鲁木齐市、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喀什地区、石河子市,围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诊疗标准化示范等开展为期5天的现场科技帮扶。他们将深入了解当地医药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及县域医共体建设情况,并在基层医疗单位开展技术指导、病例分析、现场查房、送医送药、现场义诊及科普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届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德民、张志愿、贾伟平等将分别在石河子大学、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为基层工作者传经送宝。
本次活动由自治区科协联合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