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基础信息公开  >>  政协提案  >>  正文
政协提案

对阿拉山口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第3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来源:阿拉山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2日 19:05 浏览次数:

对阿拉山口市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

第3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尊敬的阿依达娜委员:

您(你们)提出的“关于如何做好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工作的提案”收悉。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我市高度重视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围绕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学习实践能力,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普教育渠道,推动我市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阿拉山口市中学在2020年荣获自治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示范校;2023年博州首届青少年陆海空科技模型教育竞赛荣获团体三等奖;2024年在自治州“我和妈妈学科学”活动中荣获“优秀组织单位”。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强化青少年科学教育。坚持加强青少年科教工作顶层设计,积极探索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创新实施“普惠教育+拔尖培养”,不断厚植创新沃土,夯实创新发展的社会基础,让更多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青少年成为“科技特长生”“科技英才”。高度重视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围绕提升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意识、学习实践能力,搭建科学探究、展览教育、科技竞赛、科学传播等活动平台,拓展校外青少年科技教育渠道,推动校内外科技教育融合和各学段科技教育有效衔接。近两年以来,我市中小学生获得自治区奖项达40余项,自治州奖项达20余项。

二是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学校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市已经在中小学课程计划中落实,要求开齐、开足科学相关课程,推进“互联网+创新素养教育”,全学段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在社团中开设科技、无人机、编程等社团根据各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安排课程内容;利用多种渠道给中小学生推荐优秀的科普读物和科幻影片,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科学素质教育;以“互联网+教育”建设为契机,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在学校打造VR教室、科技体验中心等,开展机器人编程、3D打印、VR虚拟实验等活动,让学生进行场景式、沉浸式的科学体验和实践。探索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弥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

三是加快推进青少年校外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我市积极推进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创建,搭建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平台。目前市中学两个校区均全面覆盖科技体验中心,我局积极协调科技局加大科技综合实践基地建设,将科学创新活动作为校外活动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科学探究、科技制作、科学实验、科普教育等活动,帮助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认识和了解科技应用,努力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是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市中学设立十二月德育品牌,其中4月是银色科技节,每年4月来临之际我市在幼儿园、学校全覆盖开展科技节活动参加人次达1400人次,有创意纸飞机、科学微电影、乐高作品、科幻画、遥控机器人、纸牌建高塔、神奇实验、神奇无人机、环保五彩衣服等多种主题项目,要求学生全覆盖参加各类活动,同时我市多次举办“我爱祖国海疆”科技模型教育竞赛、新疆青少年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等多项活动,充分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节日、纪念日,围绕科普主题,指导市中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突出的科普教育活动;组织市中学利用学校社团、学生科技兴趣小组及学校板报、墙报、图书角、校园宣传栏等开展“树叶作品制作”“遥控机器人”“水火箭”等相关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是整合青少年科普教育社会资源。我局与文旅、科技等部门密切配合搭建青少年科技教育平台,推动社区科技体验中心、图书馆、展览馆面向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免费开放,受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同时2023年市气象局被列为博州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面向中小学生搭建科技辅导和科技培训,开展自主教材课程,积极推动中小学实施青少年科技教育实践活动。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励中小学生树立科技报国远大志向。

感谢您对青少年科学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我单位工作提出更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王瑜琪电话:176****5298

阿拉山口市教育局

2024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