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乌鲁木齐9月12日讯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王娜从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自治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年多来,新疆综合实施“人防、技防、工程防、管理防”治本措施,群众身边的风险隐患大幅降低。
2024年,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制定了一个总体方案和40个重点领域子方案,着力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据介绍,我区深化重点领域工程治理,加大基础设施改造、装备升级和科技应用力度,推动安全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全区完成公路生命防护工程7667公里,更新改造老旧燃气管网4865公里,餐饮企业燃气报警装置全面覆盖,对1.4万栋存在结构性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进行专项治理。
此外,系统提升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构建“源头防范—过程管控—末端处置”全过程安全屏障,聚焦高危行业、重点领域和重要时段,开展靶向隐患治理,及时整治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完善标准体系建设,发布煤田火区治理、煤层气开发、危化品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12部地方标准,为基层安全治理提供“操作手册”。
为增强企业安全发展内生动力,我区通过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有效防治“三违”行为;通过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让安全责任贯穿生产、经营、建设各环节;通过健全安全生产制度,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教育培训、应急救援法定要求;通过组建专业安全管理团队,让企业安全管理实现“有人干事、专业管事”;通过智能升级改造,不断提升矿山、化工、金属冶炼企业本质安全。
同时积极开展全民安全素质提升行动,通过安全宣讲、政策解读、咨询问答等多种方式多维度开展安全宣传“五进”活动,让安全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12350举报热线成为群众参与的“安全哨”,人们主动成为“安全观察员”,用镜头记录隐患,用行动守护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