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阿拉山口市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复)工仪式在博州阿拉山口中欧班列运行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建设项目现场举行。今年以来,阿拉山口市持续推进“口岸强州”战略,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为引擎,全力推动经济发展提速增效,为博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仪式前,各县市相关工作负责同志分别向与会领导详细介绍了2025年重点项目情况。

孙旺生、陈健、杜应昆、程鹏、铁山、丁轩等州领导,左合肉拉、李鸣豹、尼·巴特等市领导,及在家县级领导,州、市各相关部门、驻阿单位负责同志,部分投资方、项目建设单位、施工方、监理方代表参加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口岸管委会主任左合肉拉主持仪式。

自治州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州长、州党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杜应昆首先通报了自治州一季度项目开复工情况;项目投资方、施工方、监理方代表分别进行表态发言。
州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孙旺生宣布项目开工。

据了解,2025年阿拉山口市计划建设项目54个,总投资121.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1.64亿元。其中,一季度,集中复工开工建设项目共14个,总投资18.4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72亿元。

当天,记者在阿拉山口市银盛和年产6万吨再生铜精深加工建设项目现场看到,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厂房基础施工,为下一阶段地基混凝土浇筑做好前期准备。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2亿元,占地约15亩,建设厂房、原料库、两条再生铜回收与加工生产线,实现年产6万吨再生铜的生产规模,同时配套建设相关附属设施。

新疆丝路新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银楠说:“目前,我们正在进行厂房基础施工,已完成2号、4号厂房及熔炉车间基础的20%,后续将陆续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我们将加快材料、人员进场,按照施工节点进度,有序推进厂房钢结构、设备安装工作,保质保量完成整个项目施工,确保项目如期投入使用。”
阿拉山口市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近年来依托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发展铜产业,已初步形成从铜精矿进口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条。该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完善阿拉山口市铜产业布局,填补再生铜精深加工领域空白,推动传统铜产业向绿色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可满足周边地区对铜材的旺盛需求,为阿拉山口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有色金属加工基地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口岸进出口贸易及落地加工快速发展。
“该项目通过合理布局厂房空间和完善配套系统,极大提高厂房资源利用效率,将为丰富产业类型,降低区域经济对单一产业依赖发挥重要作用。投产后,项目将成为疆内唯一的再生铜加工生产线,实现新产业与原有产业互补,促进产业间技术交流、资源共享,提升整体竞争力,为阿拉山口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和就业岗位。”阿拉山口市国投公司工程部工作人员郭磊说。
开年以来,博州上下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进姿态,迅速掀起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大抓发展的热潮。作为“口岸强州”战略的主战场,阿拉山口市抢抓共建“一带一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重大机遇,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全面营造争分夺秒抓建设的浓厚氛围,以重大项目助推阿拉山口市聚集发展新动能、实现产业快升级、提升城市高品质,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蓄积强大动能。
阿拉山口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副书记、局长王飞表示,今年以来,阿拉山口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导向,紧扣自治州党委、政府“博阿精”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部署,科学谋划、精准发力,建设一批涵盖口岸通关、重大产业、基础提升、民生事业等多个领域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全面提升阿拉山口市城市功能和产业能级,更将有力支撑博州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增长极,为新疆建设“一港、两区、五大中心、口岸经济带”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