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报告
现将阿拉山口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情况
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对县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工作的通知》(博州政教督办〔2021〕19号)要求,我市严格对照《2021年对县市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重点》,对九大方面22个评价指标,认真全面开展自查自评,现已完成自查。
二、工作成效
㈠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推进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情况。
1.加强党的领导,夯实基层党建。一是阿拉山口市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方向,成立了市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党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负责全市教育工作的顶层设计、总体布局、统筹协调、整体推进。二是健全完善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工作体制,在市党委组织部跟进指导下,市教育党工委设置了3个基层党组织,每个支部配有固定活动场所,做到了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目前3个党组织共有党员35名。
2.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一是建立健全控辍保学责任机制,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分工,建立义务教育控辍保障、宣传动员、劝返复学、联控联保、动态监控、督查问责、约谈、通报、限期整改、责任追究、考核奖惩等机制。切实将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的整体之中,义务教育学校无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我市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二是制订了《阿拉山口市“名校工程”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以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为抓手,实现了思政教师专职专任,推动专业化发展成长。三是结合阿拉山口自然环境和学生家庭教育缺失实际,将励志教育贯穿于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开展“红色基因传承”爱国主义教育、“六共十二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法治教育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活动,把文化“育美”“润心”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铸魂”协同,在价值引领中赋予思政课“温度、情怀和精气神”。
㈡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
一是指导各级各类学校持续深入完善各项方案和落实落细各项措施,为学校幼儿园配齐配足防护物资,确保各项工作推进稳步有序。二是2020年市政府投入50余万实施了学生免费午餐,同时配套义务教育营养餐补助,每年投入120余万元持续实施义务教育段学生免费午餐。
㈢教育经费投入“两个只增不减”落实情况。
一是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增长。2019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1660.3万元,2020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2051.5万元,比上年增长23.56%。二是各级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足额及时拨付到位。2019年拨付小学17818.17元,初中22278.22元;2020年拨付小学23658.92元,初中23672.2元。
㈣中小学教师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落实情况。
一是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待遇,2020年度在职教师发放工资总额397.7396万元;特岗教师发放工资总额76.9844万元;聘用教师发放工资总额41.0429万元。绩效奖励共发放315.8440万元。做到公务员普遍发放的奖励性补贴政策时,同时间、同幅度考虑义务教育教师。二是设立政府奖励性绩效,教师绩效总额等额奖补,2020年达50余万元,用于奖励聚焦主业、潜心研学、提升素养、关爱学生的教师。
㈤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情况。
重视学前教育,推进普及普惠。落实小区配套园建设,扎实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创建工作,学前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0%,全市1所公办幼儿园、1所民办幼儿园均为普惠性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
㈥消除大班额工作进展情况。
一是全面实行均衡编班,禁止举办重点班、特长班,遏制家长“择班"行为。二是严格学籍管理,坚持“一生一籍,籍随人走”,严把转学入口关,对已经达到班额上限的中小学校或班级,不再接收转学学生,防止人为造成“大班额”。目前,我市中小学无大班额情况。
㈦加强教育督导工作情况。
一是建立政府教育工作统筹规划、科学决策、部门协同、推动落实机制。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职能部门履职,每年召开不少于3次成员单位履职协调、部署、落实情况会议,全面安排部署相关工作。市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学校调研、指导教育工作。二是完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自机构改革完成后,由市教育局成立教育督导办,设立总督学1名,副总督学1名,专职督导人员1名,进一步加强工作力量,强化督导职能,对全市义务教育段学校质量监测和幼儿园办学行为进行了督导评估,推动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加快解决。
㈧义务教育有保障和均衡发展。
一是市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方向,科学规划学校布局,计划投入2亿余元,今年启动再建一所学校,每年投入500余万元为学校引才。二是制定实施《阿拉山口市关于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实施方案》和《阿拉山口市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管理评价办法》。启动课堂教学改革,持续开展“三主五环”高效课堂、“分层走班”教学改革,结合信息化将课改不断向纵深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施“引智引才工程”。从疆内外引进优秀教师、教科研专家,通过引才组建了教科研团队,引才教师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
㈨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工作情况。
一是规范和审批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条件。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及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州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严格按照审批机关核定的学校名称、办学地点、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开展宣传、招生和教育教学活动。二是建立日常监督机制。在市教育局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信箱,坚持“零容忍”,一经发现有违规办学行为或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的,将严肃处理。每季度组织市教育局、市监局、公安局、应急管理局、卫健委进行检查,有效规范阿拉山口市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净化全市教育培训市场,减轻学生负担。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高中教师均为引才教师和市聘教师,师资队伍不稳定。二是缺少专职专业督导人员,开展有效督导工作困难较大。
改进措施
一是建议结合我市开办高中和教育发展形势的需要,核增教师编制,从根本上解决突出问题,从而推动教育质量创“优”、教师专业发展提“质”、教育改革渐“深”。二是完善督学培训机制,制定培训规划,出台培训大纲,将督学培训纳入教育管理干部培训计划,开展督学专业化培训,扎实做好分级分类培训。
2021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