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公开  >>  社会救助  >>  正文
社会救助

先救人!这个基金两年垫付超亿元抢救费

来源:新疆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17:53 浏览次数: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郭玲

在乌鲁木齐市,顾先生被车撞伤,抢救金额超3.8万元;在伊宁市达达木图镇,阿先生驾驶三轮电动车与小型货车相撞受伤,抢救金额超6万元……交通意外发生后,曾经的高额救治费用让不少家庭手足无措,如今,产生的抢救费用均由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以下简称“救助基金”)先行垫付。

2023年起,在受理的2140起交通事故中,因救助基金的存在,新疆交警送伤者到医院就医时,能理直气壮地说“先救人”。

“警保联动”

搭建急救绿色通道

救助基金可为交通事故中无法及时获得赔偿的事故当事人提供紧急救助。

救助基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的重要民生保障制度。2022年,自治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实施细则出台,按实施细则救助的情形包括:抢救费用超过交强险责任限额、未参加机动车交强险或机动车肇事逃逸等3种情况,由救助基金先行垫付道路交通事故中当事人人身伤亡的丧葬费、部分或者全部抢救费。事后,再向相关责任人追偿。

以前,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受伤困难群众被送到医院后交不上押金,不少交警做担保救人,随后再补交抢救费用。但是抢救之后,有些患者家属因经济困难等原因,拖欠救治费用,又成了交警和医院头疼的事情。

2022年12月,自治区财政厅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为自治区救助基金管理项目的管理机构。该公司在新疆各地建立服务网点,与交警部门形成了“警保联动”协作机制,为伤者搭建急救绿色通道,截至目前累计救助(完成垫付)交通事故当事人1884名。

高效处理

确保伤者无延误救治

今年3月,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秋实路,廖女士发生车祸,被送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抢救。“赔付的保险没到位,着急交手术费,当时交警联系了救助基金工作人员,对方很快垫付了3.9万余元。”廖女士的男朋友说,过程很简单,甚至都没有签字、交材料这些环节。

之所以过程简单便捷,是因为事件背后,交警和救助基金工作人员的高效处理。廖女士发生车祸当天,水磨沟区交警大队交警刘宇了解到对方是异地求学的大学生,家属不在身边,便快速出具一份自治区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垫付通知书,同时,帮廖女士联系了救助基金乌鲁木齐网点的工作人员周锐,一起提交相关文件,及时申请抢救费的垫付。

“抢救肯定是越快越好,我们熟悉流程,拿到垫付通知书,和医院沟通绿色通道,先抓紧时间抢救伤者,同时垫付抢救费。”周锐说。

和廖女士一样,2023年9月23日,山东籍人员罗先生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遭遇车祸受伤严重,当地交通警察大队接警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罗先生得到无延误救治。

据了解,哈密市一共有13个救助基金服务网点,设立专项服务窗口,提供多语言咨询服务。事故发生后,交警与救助基金工作人员对符合救助条件案件实现“第一时间认定、第一时间垫付”,此外,通过数据共享平台的系统对接,实现事故认定书、医疗诊断证明等材料的电子化流转,较传统模式效率提升60%以上。

完善制度

让救助之路更加顺畅

“得益于制度不断完善,得到救助的人越来越多,效率也越来越高。”刘宇说。

今年3月,童先生驾驶车辆在昌吉市一路口与其他车辆发生碰撞,导致多处骨折重伤被送入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进行治疗,抢救治疗共10天。“他伤得特别严重,对方主责,但拿不出钱,是救助基金垫付了2万余元抢救费。”童先生家属说。

中华财险新疆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余杰介绍,以前因为伤者在抢救时没有责任认定和调查结果,或者是交强险手续慢、赔付额不够等原因,抢救费用往往在出院后才能结算,需要伤者大额垫付。现在,则可由救助基金垫付后再向相关责任人追偿。如今,申请救助基金,资料变得简单,只要审核无误,就能在3个工作日内垫付费用。

据了解,使用救助基金一般分两个阶段:提出垫付申请由管理机构受理,在医院挂账救治;抢救结束,经审核通过,在2个或3个工作日内向医院或者殡葬机构完成抢救费、丧葬费的垫付。从2023年5月到现在,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已垫付超亿元抢救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