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的通知》要求,博州自然资源局紧紧围绕自治州发展战略定位,在构建全州“三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强调“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县域统筹,格局优化”,通过“规划传导”加强村庄规划综合统筹,持续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
一是州级层面。自上而下体现国家和自治区发展要求,落实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范围、生态红线保护范围等控制底线。明确构建“一群一带一轴多组团”的城镇空间结构体系和城乡融合发展格局,优化城镇等级结构,科学规划五类城镇职能结构分类,明确发展重点和目标。
二是县市层面。强调“县域统筹”,分县市统筹构建镇村网络体系和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统筹对村庄规划进行分类指引(其中集聚提升类162个、城郊融合类36个、特色保护类26个、搬迁撤并类29个),加强县级总体层面规划的综合与统筹。
三是乡镇层面。落实“规划”编制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资源要素配置和空间布局优化,以单个村或多个村作为功能引导片区,突出设施共享、产业共兴、功能联动。
四是村庄层面。坚持村民主体地位,开门编规划,充分考虑村庄发展阶段和规划基础不同情况,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等空间管控底线管理要求,结合县市、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需求等,采取单独编制或多村联编的方式按需编制村庄规划。强化空间引导和政策支撑,因村施策,注重特色塑造和乡村自然和文化资源价值保护利用等,持续提高村庄规划编制质量和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