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GDP方面。上半年全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增长25.6%,其中:第二产业4.5亿元(全口径工业41786万元,增长37.9%),增长35%。第三产业14亿元,增长22.9%。
工业方面。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107198.2万元,同比增长101.4%;完成工业增加值37702.3万元,比上年同期25143.6万元增长42%。
贸易方面。15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预计共完成商品销售额82.9亿元,增长184%。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截至6月底,预计完成投资20.4亿元,增长 81.3%,占自治州下达任务40.8亿元的42.6%。
财政收支方面。上半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686万元,增长20.73%。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864万元,增长76.11%,完成全年预算任务32832万元的51.36%;基金收入完成6822万元,完成全年预算任务10000万元的68.22%。口岸服务费收入完成7619万元。地方财政支出25572万元,下降52.6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19万元,下降55.42%,完成全年预算任务50579万元的39.78%。
通关过货方面。阿拉山口口岸过货1024.2万吨,增长16.8%,完成年度计划1900万吨的54%。按运输方式分:铁路口岸过货413.4万吨,增长17.8%,完成年度计划675万吨的61.2%;中哈原油管道进口原油595.1万吨,增长16%,完成年度计划1200万吨的49.6%;公路口岸过货15.7万吨,增长18.4%,完成年度计划25万吨的61.2%。对外进出口贸易额51.7亿美元,增长44.6%。其中:进口贸易额36.4亿美元,增长32.3%,占比70.4%;出口贸易额15.3亿美元,增长85.5%,占比29.6%。
招商引资方面:2017年上半年全市已开工招商引资项目34个,到位资金13.08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1.7亿元的41.3%。其中,PPP项目5个,实现到位资金1.13亿元,社会投资项目29个,实现到位资金11.95亿元(其中二产项目19个,实现到位资金9.09亿元,三产项目10个,实现到位资金2.86亿元)。
综保区已开工项目17个,实现到位资金9.6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24.7亿元的40%。
供电、供水方面。综保区内企业开复工较上年同期明显提前,带动工业用电量大幅增长。1-6月完成供电量6468.25万度,增长62.4%;完成供水量255万立方米,下降 35.7%。
名录库纳统入规方面。基本单位名录库共新增独立法人企业169家,其中:新增工业企业7家、建筑企业11家、贸易企业45家、服务业企业106家。截至目前大自然谷物、鼎力混凝土、城投新型建材已顺利完成纳统入规工作。
金融方面。1-6月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2.7亿元,比上年同期11.42亿元增长11.2%;贷款余额5.8亿元,比上年同期11.66亿元下降50.3%,贷存比45.7%。
二、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通关贸易方面。一是天马行逐步属地化经营,拉动作用明显,占限上贸易额的半壁江山。1-6月预计天马行完成销售额44.5亿元,增长196%,占总量的53.8%。二是对海关查验环节没有问题所产生的吊装移位仓储费用票据以及数据,进行汇总、审核。2017年1-5月共有147家企业申请减免,费用总计245.6万元,21033车,核对票据数19.1万张。目前,自治区财政厅仅到位15万元。三是口岸联检单位积极推行“关检三个一”模式,完善通关便利化措施,加大公路口岸液化石油气进口通关协调服务力度,开放“绿色通道”,确保高效快速通关。四是2017年哈萨克斯坦等主要贸易伙伴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市场进入活跃期。哈萨克斯坦国民经济部门表示,哈2017年GDP增长有望达到2016年的两倍。主要贸易伙伴经济发展保持快速增长,周边国际市场需求也有所改善,利于口岸外贸进出口增长。
工业方面。一是组建工业经济稳增长抓落实工作专班,指导制定困难企业“一企一策”工作方案,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困难;二是建立了“小升规”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及时解决企业难题,促进企业顺利升级。对列入培育库的小微企业提供法律法规、财务管理、技术创新、税务知识、企业管理、质量管理等辅导和服务。抓好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为成长性好的“小升规”企业优先提供土地和创业场所,为企业成长提供保障。截至目前,我市已有3家企业入规。三是做好企业项目申报服务工作,目前,以组织我市企业申报东部承接转移项目3个、专精特新项目6个、技术改造项目1个、特色轻工项目1个、中小企业类服务体系建设项目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项目3个。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一是成立重大项目指挥部和招商引资指挥部,由党委书记和市长分别任指挥长,负责统筹推进、全面落实建设任务和招商落地任务,各指挥部分设若干专班,抽调专人集中办公缩短审批流程,细化责任、倒排工期,强力推进项目开工。二是为完成今年40.8亿投资任务,我市研究实施项目总投资达70亿元,在此基础上,积极挖掘项目,加快项目论证和规划设计,研究通过实施ppp项目19个,估算总投资约16.7亿元,已于5月2日完成磋商,年内开工,为完成今年的任务目标提供持续保障。三是全力融资,确保项目稳步推进,目前,已到位17.41亿元(农行文化中心项目1.41亿元,工行综保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二期项目8亿元,国开行安防技防和综保区厂房仓库项目贷款3.5亿元,乌商行T场和联检大厅项目3亿元,华夏银行流贷1.5亿元),已上报待批24亿元(乌商行12亿元,进出口银行12亿元),正在对接4亿元(华夏银行4亿元)。
财政收支方面。一是关注重点企业,力保重点税源。密切关注重点企业通关信息、运营情况、及时分析研判、切实跟踪服务,确保重点税源不流失。如:中石油、五矿、乾通、捷安、汇众、镇宇等重点企业纳税3708万元。二是加强企业服务,培育后续税源。针对已落地的招商企业,提升企业服务能力,加快企业经营生产,保障后续税源跟得上。如:中泰欣隆、添马行、林源贸易等企业纳税1262万元。三是加大政策宣传,拓宽新增税源。做好政策宣传,及时兑现企业扶持资金,实现新增税源促增长。如:兆华、众杰伟业、名木兴华、骑士联盟等企业纳税4916万元。四是强化收入征管,确保应收尽收。大力支持税务部门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大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税种的监管,尤其是承建政府投资的项目的企业,鼓励在我市设立分公司。加强非税管理,加强土地出让金、固定资产出让收入的征缴工作,确保财政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如:在我市设立分公司企业共170余家,纳税1160万元,通过稽查国电、龙源等企业补缴收入373万元。
招商引资方面:一是成立了阿拉山口市2017年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工作指挥部,指挥部下设19个工作专班,由12位县级领导任各专班组长,各专班成员定期召开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重点项目工作专班会议,通报项目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出台了招商引资项目日报制度,各项目均设置责任领导、AB岗项目负责人,掌握项目推进进度、人员设备配置、到位资金、存在的困难问题等,形成项目日报。三是给予落地项目前期手续的全程代办、协办并形成长效机制;在项目落地建设过程中,各相关审批部门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工作机制,并由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办理相关手续。四是州派工作组、市党政领导分别赴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有针对性的开展了20余批次招商引资工作,先后对接合生雅居、特变电工、亘今纺织等60余家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招商,通九洲公司区内注射器项目,区外脱脂棉、水刺布、中药提取项目已开工建设。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银行放款缓慢。全市融资到位17.41亿元,但银行放款缓慢,截至目前放款到施工企业4亿元,且对报审资料多次提新要求,达标后,额度均向区行申报待批。
二是社会投资项目进度缓慢。受市场行情、资金不足等因素影响,社会投资十分谨慎,项目进展比较缓慢。
三是随着落地项目的不断增加,相应配套设施跟不上企业发展需要,如:现有厂房、仓库无法满足企业落地需求;现有白领公寓和企业员工宿舍已住满,新建员工宿舍尚未完工,无法满足企业后续住宿需求;通水、通电、土地平整等“七通一平”建设、蒸汽供应、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配套不足。
四是统计数据与实际完成投资额存在偏差(5000万元以上项目,需开工后根据审批资料及施工照片于每月月初纳入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待下个月初才能填报数据,例如:五月份12个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纳入联网直报平台,但只能在7月初填报投资数据;我市已开工房地产项目3个,但暂定资质在5月份才获得, 6月将企业纳为限上企业,7月将项目纳入联网直报平台, 8月完成填报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