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阿拉山口站:坚守国门护通途

来源:阿拉山口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07日 10:19     浏览次数: 打印    

4月30日,阿拉山口站刮起了5级风。8时30分,49岁的白平生赶到阿拉山口站运转车间,开始出乘前的准备工作。“五一”假期,阿拉山口站运输更加繁忙。

有着20多年机车驾龄的白平生,是阿拉山口站运转车间32位调车司机中的一员,经他们编组的中欧班列驶往祖国和世界各地。

阿拉山口站是中欧班列西部通道的重要支点。近些年,车站办理交接的中欧班列数量不断增加,站内调车作业量也持续攀升。由于中哈两国铁路的轨道宽度不同,出入境的中欧班列装载的集装箱需要在双方口岸站落地,进行一次宽轨、标准轨列车间的换装。

undefined

9时30分,白平生登上和谐内燃5B型调车机,开始一天的工作。白平生当天的调车作业在阿拉山口站准轨一场内,主要为进出口中欧班列编组换装。这里共有24条线路,每条线路里面有敞车等不同的车种。

“停车、推进、连结……”白平生手比口呼标准作业。他介绍,编组中欧班列所需换装空车,就是把散落在站场里各个轨道上合适的空车逐一找出来,用机车将它们一一配在一起,先去哪个轨道、要移动哪个车,都要严格按计划进行。

笛声阵阵,车流如织,阿拉山口站站场内运输有序。机车驾驶室内,白平生注视着操纵台和机车行进的前方。他介绍,阿拉山口站站区大、平交道口多,尽头线、非集中区调车作业时安全控制难度较大,平均一个班要完成40钩编组、调动作业。

“节假日我大多数时候是在岗位上度过的。”白平生感慨地说,“作为阿拉山口站的调车司机,我见证了铁路和口岸的发展,感到很自豪。我将始终以饱满的精神状态,保证每次调车作业安全,为‘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临近中午,气温回升,一列列从国内各地开来的中欧班列开进阿拉山口站站场。在车站二场换装线,阿拉山口站调车司机李斌驾驶和谐5B型内燃调车机往来于一、二两个编组场。47岁的李斌驾驶机车已经有16年,曾常年在兰新铁路驾驶机车牵引中欧班列到阿拉山口站。2021年,他来到阿拉山口站从事调车司机工作。

阿拉山口地处风口,冬冷夏热,自然条件艰苦。李斌和同事们的班制实行四班三运转。工作中,他们精力高度集中,认真完成中欧班列调车作业,努力压缩中欧班列的作业时间。

安全记心中,岗位作贡献。“调车作业最重要的就是确保安全,时刻注意瞭望,严格控制车速,做到平稳操纵。每天编组中欧班列感觉责任重大,能参与中欧班列运输我感到很自豪。”说起调车作业的经验,李斌打开了话匣子。

在边疆国门口岸、在滚滚的车流间,中欧班列调车司机的身影活跃在国门一线,守护着国际联运西部通道的安全畅通。

【关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