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综合新闻  >>  正文

中欧(中亚)班列在希望中开赴远方

来源:阿拉山口零距离    发布时间:2023年05月19日 11:37     浏览次数: 打印    

从博乐市驾车前往阿拉山口,当双脚踏上阿拉山口这片热土,就能感受到近年来中欧(中亚)班列飞驰在这里的生动场景,五颜六色的集装箱宛如一条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绵延彩带,扑面而来、延伸而去。

undefined

整装待发的班列。

阿拉山口市是连接亚欧贸易的桥梁、融汇东西方文明的纽带,经这里通行的“渝新欧”等103条中欧(中亚)班列,覆盖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19个国家。

换装,即国际列车办理出入境手续外,因轨距不同需为货物进行换装作业,进口货物在阿拉山口换准轨车,出口货物在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换宽轨车。

中欧班列正在换装。

近日,记者来到阿拉山口站集装箱换装库,这座年换装能力达20万标准箱的换装库一眼望不到头,集装箱高高摞起,4台黄色的巨型桥吊同时轻舒猿臂,将一个个集装箱平稳起吊、缓缓平移,“举”起后轻置在准轨列车上,一套流程下来,每辆列车的换装时间在1小时左右。

距离换装库不远的地方,便是阿拉山口铁路口岸,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出入境班列汇集在此。随着又一波外贸高峰的到来,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近期平均每天通行的班列达17列。”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拉山口站运营管理科助理工程师鲁海飞说。

阿拉山口站编组场内货运列车正集结待出发。

随着进出口贸易蓬勃发展,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向西开放的枢纽节点作用日益凸显,进出境货物大进大出,来自疆内外的化工、建材、百货、汽配等商品,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源源不断地运往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境外的铁矿石、小麦、棉纱等商品,也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进入中国。

订单越来越多,班次越发越密,货品越来越丰富,发展日新月异。近年来,得益于良好的通关环境,阿拉山口博报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业务量持续增长,代理的班列涵盖“长安号”“义新欧”等20条线路。公司通关运输部负责人肖志斌说:“信息化通关给企业带来了很大便利,更多客户选择从阿拉山口口岸过货。”

行驶中的班列。

中欧(中亚)班列是新疆对外开放的重要桥梁,应该充分发挥优势,深化区域间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截至目前,经阿拉山口口岸通行的中欧(中亚)班列累计约3.2万列,运送货物近30万标箱;阿拉山口铁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约500万吨。物流迅捷如罡风,带动产业大潮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能。

5月4日,10余台大型施工机械在阿拉山口站内有序施工。据承担建设任务的中铁一局项目负责人罗文辉介绍,阿拉山口站换装场扩能改造项目涉及延长场区既有5条换装线,项目计划6月底建成,投入使用后将压缩班列运行时间,促进班列提质增效。

龙门吊基础施工。

“硬件”和“软件”相互依存,合作共生。口岸联检单位的协调合作,推进中哈信用交接、无纸化通关、“快速通关”模式等举措落地见效,促进中欧(中亚)班列开行质量稳步提升。

当指示灯亮起,伴随着一阵汽笛声,“黄金列车”号角嘹亮,在希望中驶向远方。

【关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