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扬丝路,舞动天山。
时隔两载,备受瞩目的第七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简称“舞蹈节”),将于7月20日晚随舞蹈诗剧《在远方 在这里》的上演启幕。舞蹈节期间,24个中外艺术团体将带来52场精彩演出,用游移炫美的舞步,呈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之美,于欢乐和谐中绽放世界文明华彩,尽显文明交流互鉴的永恒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舞蹈节作为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路精神的重要载体,搭建起了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的专业性、国际性、开放性平台,展现着新时代新疆的新形象、新面貌、新风采。
世界舞台的多元搭建
“因为参加舞蹈节,我3次来到新疆,一次次感受这个地方的美好,也通过和来自中国各地舞蹈伙伴的交流,认识了中国舞台艺术发展的高度。尤其是民间舞蹈表演,给了我很多参照。”哈萨克斯坦萨尔塔纳国家舞蹈团演员拉吴热参加了第六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表示这个舞台让世界各国舞者济济一堂,分享彼此在舞台艺术上的创新,讲述各自国家的精彩故事。
自首届舞蹈节以来,已有包括俄罗斯、意大利、美国、哈萨克斯坦、埃及、泰国、澳大利亚、南非、毛里求斯等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的舞蹈艺术家相继走进新疆,很多国家和地区不止一次派团参加。通过他们,代表世界舞蹈艺术发展的精湛舞蹈技艺,承载着多元的文化气息和丰富的人文故事,在此汇聚、交流、碰撞,于舞台上绽放出文化交融的绚烂图景。
泰国艺术发展学院舞蹈团的乐手在排练时用打击乐器奏起《男儿当自强》,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的乐手拿起手鼓与他合奏;南非埃尔维斯舞蹈艺术团一到乌鲁木齐,就和前来迎接的新疆舞者在机场跳起了热闹的麦西热甫;在天山天池景区,韩国釜山市立舞蹈团的成员和五湖四海的游客在《阿里郎》的伴奏下起舞……
“去过新疆就会知道,是那片被大自然宠爱出绝美容颜的土地,滋养出如此多彩炫目的歌舞艺术和热爱歌舞表演的人。”两次带韩国舞蹈团参加舞蹈节的中韩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李美花,是新疆的“粉丝”,也是舞蹈节的“粉丝”。她认为舞蹈节丰富了大家对不同文化的认知,艺术家与大众直接互动,也建立起一种可贵的情感连接。
本届舞蹈节上,来自美国、意大利、哈萨克斯坦、柬埔寨等国家的艺术团将分别在乌鲁木齐主会场及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田地区、哈密市、克拉玛依市等6个分会场,献上各具特色的演出。
作为舞蹈节的常客,吉尔吉斯斯坦国立白鹿舞蹈团、塔吉克斯坦罗拉国家功勋歌舞团将带来歌舞晚会《友谊的彩虹》和《绚丽多姿》;柬埔寨皇家芭蕾舞团的《柬埔寨皇家芭蕾舞》,是在东南亚国家和欧洲举办过多次巡演的经典作品;汇集意大利甚至全球顶尖芭蕾舞者的意大利米兰芭蕾舞团,将带来家喻户晓的精品剧目《罗密欧与朱丽叶》《卡门》;世界现代舞史上标杆性舞团美国何塞·利蒙舞蹈团,将用一场《舞蹈礼赞》表达首次来新疆参加舞蹈节的兴奋。
中华文明的深情咏叹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在舞蹈节这个展台上,一部部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的舞台作品相继登场,实现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双丰收。
本届舞蹈节开票以来,中央芭蕾舞团芭蕾舞剧《红楼梦》、广州歌舞剧院民族舞剧《英歌》、山西省歌剧舞剧院舞蹈史诗《黄河》、北京歌剧舞剧院舞剧《破冰》等剧目的门票销售火爆,《红楼梦》基本售罄,《在远方 在这里》已经售罄。
此外,讲述丝绸之路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舞剧《丝路花雨》、阐释家国情怀的舞剧《骑兵》、讴歌民族精神的歌剧《二泉》等现象级剧目,在完成国内巡演,引发网络关注,经历市场检验,并屡获国内重要文艺奖项后,也来到了舞蹈节。
“舞蹈节有一个不变的使命,就是汇聚当下中国舞台艺术最高水准的作品,用艺术的力量彰显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新疆艺术剧院创研部副主任、一级编导米克拉依·依布拉音说,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完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书写,唤起观众的历史记忆和共鸣。
从历届舞蹈节的反响可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历史资源、运用融合创新艺术形式、深入挖掘并弘扬中华民族核心精神、迎合当下时代主题的舞台作品,总能收获大批拥趸。
当诸多观众被问及记忆深刻的舞蹈节剧目时,气势磅礴的《张骞》,曲折离奇的《赵氏孤儿》,激情澎湃的《醒·狮》,叹为观止的《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扣人心弦的《永不消逝的电波》,流光溢彩的《五星出东方》,被一次次提起。
新疆故事的精彩撰写
4场票房超28万元,由新疆艺术剧院木卡姆艺术团创演的歌剧《木卡姆恋歌——万桐书》7月14日完成首轮演出,实现票房与口碑的双赢,创下近10年来新疆原创歌剧首演的最好成绩。8月4日、5日,这部剧将亮相舞蹈节。
新疆题材的原创舞台剧目是舞蹈节不变的亮点。今年,由佟丽娅主演,被称为新疆游子写给家乡情书的舞蹈诗剧《在远方在这里》,展现新疆各民族共居共业、水乳交融生动图景的歌舞剧《楼兰九歌》,讲述汉唐时期著名的伊州乐舞发掘、整理、演绎、传承之曲折过程的乐舞诗剧《惟舞伊州》,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乌鲁木齐市秦剧团(新疆秦剧团)青年演员李敏主演的新编秦腔《焚香记》,将继续在舞蹈节上一展新疆风采。
“我参加了6届舞蹈节演出,见证了这个国际化、多元化、现代化舞台的繁荣。”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舞蹈演员岳露说。从刚毕业的年轻演员到歌舞团的骨干舞者,从跳舞蹈节目到表演大型舞剧,她一路在《舞动天山》《让我们舞起来》《情暖天山》《丝路舞魂》《阳光下的舞步》《张骞》等剧目的历练中成长起来。
和岳露有相同舞蹈节经历的舞蹈工作者都有一个共识,通过观看国内外一流院团的舞剧,以及与编导、表演者深入交流,开拓了国际视野,激发了向更高艺术水准看齐的决心。
近年来,新疆各地文艺团体积极实践,全力创作具有时代气魄的“大体量”舞剧作品,融合丰富的舞蹈种类,突破编排局限,大胆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原创舞台剧目,如《张骞》《五星出东方》《班超》《玛纳斯》等,显著提升了新疆舞剧的整体创演水平。作品在国内巡演时获得广泛赞誉,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新疆舞台艺术工作者的自信与创造力。
“舞蹈节走到今天,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展演平台。”新疆艺术剧院党委书记蔡晓荣说,“它是中国新疆面向世界的窗口,为新疆提供了一个充满文化自信与艺术魅力的国际舞台,展示着新疆开放包容、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真实形象;它是实现文明交流互鉴的强劲引擎,汇聚了世界各国舞台艺术的前沿力量,促进了文明对话与民心相通,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重要作用。未来我们将依托舞蹈节这个宝贵平台,推出更多舞台艺术佳作,让中华文化的瑰丽之姿,持续在世界文明的大舞台闪耀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