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区内要闻  >>  正文

新疆红色场馆热潮涌

来源:新疆日报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1日 12:09     浏览次数: 打印    

排成长队的游客、重温入党誓词的党员、研学参观的学生……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新疆各红色场馆参观热度持续走高,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民族的参观者,在此接受革命文化熏陶、接力传承红色精神。

7月9日,在位于乌鲁木齐市的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里,小学生王一琛轻声诵读着林基路烈士写给父亲的家书。驻足的参观者静静聆听,仿佛看见了这位革命者在油灯下提笔书写时的坚定神情。“保护革命文物,就是守护精神根脉。作为自治区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中的重要可移动文物,这封家书承载着沉甸甸的家国情怀。”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主任张海峰说。

“解放勋章”“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摆放勋章的展柜,是很多参观者长久驻足的地方。该纪念馆主任古力米拉·帕提江介绍,这些勋章均由获得者的家属捐赠,每一枚勋章背后都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英雄故事。它们不只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历史的见证。“铭记先烈不能只仰望功绩,更要传承他们为国家统一、民族解放、人民幸福矢志不渝的信念,以及在艰难困苦中永不言弃的韧性。”来纪念馆参加主题党日活动的新疆大学软件学院学生张涵凝视着展柜里的勋章说。

在该馆“战地电台”展台前,新疆大学软件学院2023级本科生第三党支部的学生们认真聆听着讲解员讲述这部电台的故事。“无法想象在零下30摄氏度的戈壁上,战士们是怎样用冻僵的手指发电报的”“原来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是这样的牺牲”……听完讲解,同学们诉说着对革命前辈的无限崇敬。展厅厚厚的留言簿上,有人写下“要像西路军那样啃下科研硬骨头”,有人写下“在社区工作中,要带着这份执着服务群众”。

“倘其子不忠实抗战,打倒日寇,即系不孝,如无该子,宁死不见子面。”在乌鲁木齐市革命烈士陵园纪念馆里,一份泛黄的新疆省政府呈文,记录了贫民艾沙送子上前线时留下的誓言。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张浩哲说:“艾沙身上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让我更加深刻地领悟了什么是‘家国一体,家国同心’。”

据悉,今年上半年,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总参观人数6万余人次、毛泽民故居纪念馆总参观人数3万余人次、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纪念馆总参观人数3万余人次。

【关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