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2014年1月4日在阿拉山口市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阿拉山口市发改统计局副局长 蔡 虎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3年阿拉山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全市上下在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着力研究破解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精准发力,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为明年建市起步之年的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㈠ 国民经济稳步发展。预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36.8亿元,同比增长5%;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66亿元,增长22%;通关过货2953万吨,同比增长9.1%;贸易额175亿美元,增长7.5%;上缴海关关税及进口环节增值税116亿元,同比减少13.6%;7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完成商品销售总额97.6亿元。㈡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开工项目34个,其中:续建项目11个,新开工项目23个。综保区累计完成投资3.2亿元,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金三角工业园区入园广场、引水工程、净水厂、绿化等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87亿元;龙源阿拉山口三期49.5兆瓦风电项目完成投资4.1亿元。共争取各类资金4714万元(综合保税区2150万元,公租房773万元,医院综合门诊楼195万元,绿化项目1298万元,国门配套给水管线到位298万元),增长14.8%。㈢ 新型工业化快速发展。全年新建和续建工业项目13个,累计完成投资6.6亿元,同比增长6.4%。龙源风电三期、玉龙瑞晨20万吨螺旋钢管制造、雪克皮业胚皮生产线扩建改造、地平线油气仓储换装设施续建、三宝生物科技年加工800吨成品卤虫卵等项目推进有序。胜利金属球团矿改建、华坤工贸铜渣综合利用技术改造、中瑞恒选矿生产线技术改造等项目均完成并投产。预计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5.8亿元,同比增长37.4%。㈣ 城市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市域1200余平方公里的外围界线踏勘工作。委托上海城市规划设计院高起点编制《阿拉山口市总体规划(2013年-2030年)》。开展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清查土地65宗1486.4亩。投资910万元完成阿拉山口综保区产业配套区采砂坑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新增可利用建设用地1101亩。220千伏岸皇线输电线路建设项目已全线贯通。完成了新捷加气站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投资1914万元完成绿化造林510亩。㈤ 商贸物流加快发展。国际铁路联运“五定”班列开行密度不断增加,从阿拉山口出境的欧亚集装箱班列渝新欧、蓉新欧分别开行37列、30列,太平集运(中铁集装箱)物流体系取得突破进展,新开通了郑新欧、粤新欧、西新欧班列。成功承办了全疆口岸管理干部培训班。口岸通关过货量、贸易额、海关税收三项数据继续保持全国陆路口岸前列。㈥ 民生事业有新进展。民生领域支出达5540万元,占财政支出的75%。解决城镇居民就业233人,本地农民工就业325人,在岗职工培训560人。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积极帮扶困难群体,发放低保金14.5万元。严格落实“两免”政策,为746名学生免教材费、学杂费17.4万元;公立“双语”幼儿园顺利完工,计划今年新学期投入使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79人;健全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居民健康档案7919份,建档率90%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投资2782万元新建200套公共租赁住房。㈦ 援阿工作加快推进。今年到位援助资金158万元。与黄石开展了互访交流活动,与省商务厅和葛店、十堰两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孝感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开展了首次援助对接,在产业、人才、就业等援助方面达成共识。湖北省进行了援博规划中期调整,确认在“十二五”后两年援助我市2004万元。一年来,市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的关系,克服各种困难和不利影响,国民经济呈现增速企稳、物价稳定、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成绩来之不易。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一是受国内外复杂严峻环境影响,特别是贸易额增速和企业投资放缓等因素影响,我市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没有完成预期发展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较大压力;二是“两区”处在发展初级阶段,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还未得以发挥;三是产业支撑能力不强,重大支柱产业尚未形成,结构调整和转型开放仍然任重道远;四是各族群众关心的民生投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维稳形势仍然严峻,城市建设和管理等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二、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安排意见㈠ 经济社会发展环境2014年是我市快发展的起步年,在前进的道路上面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从自身环境看,一方面,“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国家向西开放战略的推进,我市“两区”互补互动和综保区金字招牌运营效应的发挥,为我市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以通道经济为主的发展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向综合区域经济转型难度大,健全市的运行体制机制和推进改革任务仍十分繁重。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党代会、市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进一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振奋精神,自觉破除思维定势、行为惯性和路径依赖,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保持奋发有为的工作激情和工作热情,形成共谋发展的合力,顺势而为,借势登高,扎扎实实开好局、起好步。㈡ 主要预期目标安排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和我市经济社会的支撑条件,建议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为: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2.7亿元,较上年增长16%以上;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3亿元,增长10%以上;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1.4亿元,增长30%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增值6.89亿元,增长30%;通关过货达到2900万吨以上;努力完成节能减排任务。㈢ 主要工作安排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以“三大战略”为中心,以落实“八大措施”为主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优求好”的工作总基调,突出重点、提高效率、狠抓落实,着力优环境、上项目、强统筹、抓改革,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⒈以产业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发展。①壮大工业经济。扶持壮大选矿、皮革加工、钢管防腐、硫磺加工、卤虫加工等传统产业,鼓励企业技术升级、技术创新、科研成果转化和扩能改造,提升企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坚持领导干部和部门联系重点企业助企增效,努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较强的中小企业。继续推进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发展。大力发展以进口金属矿石为主的能源资源落地加工业,力争在总量上有新的突破。②推进项目带动。建立健全动态管理的项目库。严格政府投资项目决策程序,做好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的招投标活动。2014年计划实施35个项目(续建项目5个、新建27个、技改3个)完成好玉龙瑞晨螺旋焊钢管生产线、金三角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雪克皮业胚皮车间扩建、金庾信甘草加工二期、公租房等续建项目;突出抓好华邦生物、远大矿业铁精粉选矿、新疆凯信硫磺加工、峥金石矿石加工和光伏电站建设、龙源四期风电、恒祥伟业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扩建、恒祥国际物流中心等新建工业项目;盯紧雪克冷库、中瑞恒矿干排、瑞柏金属有限公司多金属矿渣综合利用改扩建等技改项目;实施好医院综合楼、中学实验楼、农产品检测中心、动物疫病检验检测中心、公租房、小区配套设施、棚户区改造、天然气入户、全民健身中心、重点防护林、公益林等一批民生项目。实施重大项目、重点工程责任督查考核制,确保项目推进质量和效率。③加大招商引资。营造“尊商、亲商”的氛围,强化以商招商,重点跟进龙源四期风电、峥金石20兆瓦自备光伏电站、湖北东贝集团200兆瓦光伏电站、现代石油等项目。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8亿元。④加大融资力度。探索政府债券、企业债券等融资模式。运作好新桥、陆港、金港、金园等融资平台。做好建行融资相关工作,确保资金及时保障到位。⑤加快“两区”建设。跟进综保区铁路专用线建设项目。坚持抓大不放小,创新综保区开发运营模式。加快推进两区供排水、电力、绿化、仓储、库房等配套设施建设,适时启动污水处理厂工程,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吸引企业向园区聚集。⒉加快推进城市建设。认真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富规划、精建设、严管理、会经营”的理念,加快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各类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打造宜业宜居、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①树立规划即法理念,力争5月底前完成总体规划审批上报工作,启动市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快道路、给排水、供热、燃气、绿地系统等规划编制。②推进城市建设。坚持多渠道融资,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好保障性住房、基础设施完善等一批重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切实改善市容市貌。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两城同创”为载体,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④强化生态建设。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三同时”制度。力争4月底前完成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重点防护林建设、公益林封育和森林抚育项目,构筑生态屏障。⒊全面提升通关水平。①完善“通关”机制。不断完善通关便利化措施,积极解决企业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通关效率,保持良好的通关环境。②完善通关设施。加大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争取力度,积极争取口岸建设资金,不断完善通关基础设施。加快推进“电子口岸”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完善口岸功能。③推动物流体系建设。编制物流产业规划,成立货代企业协会。加强与周边县市和团场融合发展,形成产业聚集和联运效应。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信息科技、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支持国际物流仓储设施建设,建立区域仓储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推进口岸物流体系建设。⒋加快发展民生事业。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思路,统筹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切实做好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教育投入,完成中学综合实验楼建设。实施“学生饮用奶计划”。大力发展边境旅游,积极争取赴哈免签游特殊政策,做好3A级景区申报工作。落实各项就业政策,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士兵的就业工作。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促进就业。完善困难群众生活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储备肉、平价菜投放供应体系,扩大肉菜储备规模。创造条件鼓励菜农、养殖户直接进市场,探索建立便民直销服务网点,不断完善价格监测预警及应急预案,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价格违法行为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探索适合市情的住房模式,实施公共租赁住房续建和新建工程,做好棚户区改造。实施市人民医院综合楼项目,努力提高医院医疗水平,扩大诊疗范围。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保障食品安全。⒌深化对口援阿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对口援疆工作会议精神,强化主体意识,加强与援助我市的黄石市及各相关单位的对接与沟通,加快推进“双层覆盖”援助模式,做好产业、人才、项目等方面的援助工作。积极创造条件,为援阿干部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各位代表,做好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市首届党代会、市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奋发有为,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为加快推进我市经济跨越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