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5年1月27日在阿拉山口市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阿拉山口市发改统计局局长 蔡 虎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4年阿拉山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一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面对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疆内反恐维稳的严峻形势,全市上下牢牢把握“稳中求进、进中求快求优求好”的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以综保区正式封关运营为突破口,以加大融资保障、完善“两区”基础设施、优化通关环境、提升城市功能、改善民生为重点,开局之年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
㈠ 经济保持较快发展速度。初步核算,实现地方生产总值42.7亿元,同比(下同)增长16%,完成预期目标。立足于“打基础、增后劲”的发展需求,深入实施项目推动战略,坚持超前谋划,加大储备、狠抓落实,累计争取上级各类补助资金2.7亿元,到位资金1.14亿元。主动承接并做好自治区、自治州下放的审批权限,坚持“两个可持续”,严格项目审批,全年共审批、备案项目53个,市政设施、民生事业、“两区”基础设施、龙源风电、东贝光伏电站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运或开工建设,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5.3亿元,同比增长31%。围绕财税增收实施项目,多渠道拓宽税源,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亿元,增长20%。克服国内经济下行、市场疲软等的不利因素,加强重点工业企业运行监测和服务,实现工业增加值6.9亿元,增长35.2%。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增强,至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3.11亿元,同比增长56.48%,贷存比为99.77%。
㈡ 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局之年实现“一市、一委、两区”管理架构的顺畅运行,为“稳增长、调结构”创造了良好的体制机制环境。坚持“口岸强州”战略,抢抓国家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深入实施向西开放、扩大沿边开放的重大历史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赋予的各项政策。整车进口口岸、粮食指定口岸顺利获批,口岸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通关过货能力不断提升,在连接中亚、欧洲能源资源陆路安全大通道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全年实现通关过货2545万吨,占自治区比重46%。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哈交会”,开展了阿拉山口市和哈国乌恰拉尔市友好城市对接活动。“两区”机构进一步健全完善,人员得到充实。综保区实现封关运营,上海自贸区14项便利化措施成功在综保区复制运用,哈国多斯特克口岸至综合保税区液化石油气跨境管道项目已获国家能源局批准,综保区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
㈢ 民生持续改善。坚持民生优先。民生领域支出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9%。首家公立“双语”幼儿园开园,新建市中学综合实验楼。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新增了儿科及中医科室。全面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97%以上。稳步推进11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8080份,社区建档率达到92%以上。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积极打造“国门彩城、阿拉山口”品牌。落实各项就业政策,解决城镇人员和本地农民工就业468人。积极做好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启动天然气入户工程。棚户区征迁改造有序推进,市区局部道路、供排水、供热设施改造全面完成。开通市区首条公交线路,进一步规范了出租车运营。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早餐。身份证、户籍、婚姻登记等实现本地化办理。便民直销店运行良好,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控制在预期目标范围内。及时协调处理群众举报的安达、西口客运违规涨价问题,积极回应群众关于冬季取暖费过高的诉求。实行“阶梯水价”,企业和居民的节水意识进一步增强,避免了水资源浪费。切实做好相关领域的收费检查和收费年审工作,规范收费行为。
㈣ 援阿工作加快推进。争取到湖北省棚户区改造资金2004万元(今明两年分别实施1002万元),16名援阿干部人才已到位开展工作,积极落实“系统对系统、部门对部门、单位对单位”对口支援工作机制。产业援阿取得突破,湖北东贝50MW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开工建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主要有:一是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不均衡,新型工业化水平不高,工业经济产业层次低、链条短、市场竞争力不强,加工贸易比重明显偏低,重大支柱产业尚未形成,结构调整和转型开放仍然任重道远;二是“一市两区”联动发展、产业互补还有待于形成实质性的推进机制和措施;三是市财力不足,投入资金有限,在支持“一市两区”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方面投入压力大;四是群众关心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公共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各族群众的需求。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深入研究,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二、201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和任务
2015年是我市“二次创业”破局显成效、“两区”全面发力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之年。2015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改革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八次全会、自治州党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市党委一届七次全委(扩大)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为:全市地方生产总值力争达到47.4亿元,较上年增长11%;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5亿元,增长12%;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9.89亿元,增长30%;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25%以上;通关过货达到2600万吨以上;努力完成节能减排任务。
确定以上发展目标,主要基于以下考虑。生产总值增长11%:一是市党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我市生产总值增长11%的目标,就是要把全市发展引导到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优化结构上来。同时,考虑发展是解决我市历史欠帐多、基础薄弱的基础和关键,需要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二是从产业支撑看,二产可以保持25%以上的增长速度。三产方面,在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下,中石油、五矿、附企、三宝、天利高新、欣克等6家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可以继续保持68亿元以上的贸易额。我们又有望新增地平线、昆仑展途、宝都、丰泽等贸易企业纳入统计范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从今年我市行业投资看,“两区”基础设施、风电、光伏是投资稳中趋快主要动力,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教育等一批民生工程的前期工作在3月底前可全部完成,4月初将陆续开工建设。同时,国合棉业棉纺织项目、华邦生物晶体石硫合剂加工项目、凯信进口甘草加工项目、地平线公司多斯特克口岸至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液化石油气跨境管道建设项目、国储能源集团100万吨原油商储和大宗商品仓储交易中心均有望开工,这些都将为我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通关过货达到2600万吨以上:原油管道输油可保持1200万吨;公路口岸的增长量主要来自液化石油气,总体可完成25万吨的过货;铁路口岸主要通过向铁路局提前申请车皮计划,缓解季节性紧张,以及综保区企业进口需求等增加过货量,可完成1375万吨。
为实现2015年发展目标,必须以“三大战略”为中心,以落实“八大措施”为主攻方向,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着力优环境、上项目、强统筹、抓改革,加快转型升级。重点做好以下9个方面的工作:
㈠ 发挥好综保区“口岸强州”的战略核心作用。①争取和用足用好各类特殊政策,推进上海自贸区可复制政策在综保区的落实。②围绕整车进口、进出口商品跨境电子商务、进口木材、进口油气、进口粮棉油、进口金属矿产品六大平台建设,积极引进1-2家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③继续加大对综保区基础及配套设施投入,实施好地平线仓储物流、黑土地,铁路专用线、标准化厂房仓库、水电路暖等一批工程项目建设。抓紧实施跨国液化石油气管道、欧亚商品直销中心和免税店项目。④控制好区内土地供应节奏,保持土地利用与业务项目入区需求的均衡。⑤加强综保区的运营管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综保区的知名度。
㈡ 推进金三角工业园区与综保区联动发展。作为综保区的产业配套区主要抓好以工作:①加大投入,推进园区配套设施建设。②围绕石油化工、矿产品加工、金属型材加工、机电装备制造、石材加工、棉纺织等6大产业,确保每一个产业都有数家企业支撑。油气储备加工方面力争1-2个油气仓储加工项目的落地。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引入机电设备加工制造项目。尽快形成进口棉花在金三角工业园区企业的保税加工。③加强园区建设和管理,抓紧完成园区规划环评工作,早日获批“自治区级工业园区”。
㈢ 不断优化通关环境。①要创新“大通关”服务协调机制,力争2015年口岸进出口货运量2600万吨以上。②加强与国际联运公司沟通联系,吸引国际道路运输企业到阿拉山口。③启动电子口岸建设,积极申报进口肉类指定口岸工作。④不断完善口岸通关便利化措施,推行“联检单位”合作“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提高通关效率。
㈣ 加快推进二三产业发展。①培育和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鼓励企业技改和扩能,做好跟踪服务,及时协调解决企业生产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大力扶持工贸结合型企业发展,发挥“政银企”合作机制作用,力争2015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1家,持续增加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②积极发展壮大对外贸易队伍,推进边民互市贸易,通过引进大型商业企业加快商贸发展。加快推进富有口岸特色的边境旅游发展,以商贸、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增强口岸人气和活力。
㈤ 着力改善民生。加大教育投入,完成中学运动场、教师周转楼、学生宿舍楼主体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持续保持90%以上,免疫规划一类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建设市人力资源市场,成立小额贴息贷款担保中心。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积极做好各类社会救助工作。推进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加快完成市广播电视台节目的播放,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
㈥ 切实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项目等工作。①积极与上级发改及行业部门做好沟通衔接工作,超前谋划、科学编制《阿拉山口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②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自治区项目的支持,以大投资大项目带动大发展。③主要盯紧东贝二期、跨境液化石油气管道、地平线仓储交易中心、国合棉业、国储仓储交易中心、添马行仓储物流中心、华邦石硫合剂、凯信甘草加工等重点项目。④组织和实施好公车改革工作。
㈦ 下大气力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牢固树立“生态立市”理念。严控高载能项目准入条件。推行建筑领域75%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严格开展公共机构领域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管理和监察工作。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深入开展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扎实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能源消费数据在线监测等工作。强化节能执法监察,加大节能监察力度。
㈧ 加强价格监管。①积极落实国家、自治区、自治州控制物价上涨的相关政策,加强对水、电、气、暖等关系民生的政府定价(指导价)重要商品价格的管理。切实保障好蔬菜、肉食品等主要商品的市场供应,努力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加大便民直销店建设力度。②完善价格监测、预警,妥善处置市场出现的价格异常波动。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③健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完善并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缓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众生活的影响。④开展教育、医疗、银行等行业价格收费检查。清理取消违规收费项目。
㈨ 深化对口援阿工作。重点做好东贝集团阿拉山口光伏发电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加强与黄石市及湖北省“一厅三区”对接,不断在智力、产业、项目援阿方面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双结双促”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两地各族群众的交流交往交融。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党委的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指导和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在破局之年实现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