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1-6月完成工业总产值2.1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0.63亿元,同比增长7.48%;销售收入1.86亿元,产销率87.21%。
二、行业运行情况
㈠纺织服装行业。1-6月生产棉纱2971吨,完成工业总产值5098.6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423.46万元,同比下降60.08%。
㈡农副产品加工行业。1-6月生产挂面9154.41吨,饲料5295吨,面粉5695吨,清油10155.83吨,卤虫76.61吨。完成工业总产15108.35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281.1万元,同比增长75.56%,占全市总量的5.05%。
三、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㈠ 抓防控、促生产,全力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州党委包联企业制度,结合实际制定了三级干部包联重点工业、贸易、货代和新业态企业工作的方案,督导企业按照“五统一”要求。建立工业企业、外贸企业微信群,专人负责、专人管理,形成了日报告工作的良好机制。二是通过3批次包飞机、2批次包火车厢、2批次包班车等方式,集中统一接重点企业内地和南疆藉员工返岗,开工前又为企业无偿提供基本防疫物资等办法,帮助企业快速复工达产。累计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酒精9.4吨、口罩37万只、额温枪390把,防护物资总价值500余万元。截至目前,全市34家规上工业企业已开工27家,开工率79.41%,已开工规上企业应到岗829人数,实际到岗881人,到岗率106.27%;规下工业企业5家,已开工3家(未开工的2家2019年一直处于停产状态),应到岗61人数,实际到岗61人,到岗率100%。
㈡ 不折不扣地落实好扶持企业的各项政策,助力企业生产运行。阿拉山口市各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沟通协调,发挥联系企业优势,将各项政策通过走访、检查、会议、电话联系、微信群等方式宣传到位。通过走访,企业政策知晓率达到100%,所有政策全部落实到位。截至目前,企业已享受三十项经济社会发展扶持性政策资金1.05亿元,兑现率100%。其中: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428.32万元;落实失业保险费政策76.56万元;落实就业奖补政策1.94万元;落实自主创业政策1.6万元;落实阶段性减征职工医疗保险费政策354.5万元;落实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2516.99万元;落实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税收政策236.52万元;落实减轻受困企业税收负担措施259.59万元;落实国家再贷款贴息和降准政策1000万元;落实中小微企业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政策1976万元;加强保险服务115.99万元;落实降低融资担保费率10万元;落实个体工商户小额信贷政策589.74万元;落实降低电价政策46.15万元;落实降低企业用气成本4.16万元;落实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房屋租金减免政策997.71万元;落实减免相关服务费2.25万元;落实口罩生产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政策1.33万元;优先清理拖欠账款1861.24万元;落实纺织服装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贴息政策29.21万元,上半年各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发放贷款8亿元。
㈢ 狠抓产业项目进度,助推工业经济发展。阿拉山口市紧紧围绕年度既定目标,始终以项目为中心,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建立完善了项目库,把续建、新建和储备项目分解到每一位县级干部,一个项目一套方案,倒排工期落实责任具体抓,产业项目推进较快,把一批成熟的储备项目转化为在建项目,成效明显。阿拉山口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目标任务为37亿元。截至6月底,全市已开工招商引资项目27个,到位资金14.8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37亿元)的40.05%。其中续建项目开工8个,到位资金6.23亿元;新建项目开工19个,到位资金8.59亿元。二产项目开工18个,到位资金11.28亿元;三产项目开工9个,到位资金3.54亿元。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19个,到位资金12.40亿元。
㈣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政策,保障企业安全运行。
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安排部署。及时传达落实有关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和会议精神,先后制定和下发了《阿拉山口市商工局“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阿拉山口市商工局“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关于做好近期维稳、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消防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开展2020年阿拉山口市商工局“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关于印发阿拉山口市商务和工业信息化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切实加强对全市工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督促企业将疫情防控和风险隐患排查同安排、同部署,认真开展风险隐患自查自纠,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坚决做到隐患不排除不生产、防范措施不落实不生产,确保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到位、工作治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达到闭环管理的要求,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2020年上半年,共排查企业39个,共计106次,查处隐患58条,现场整改26条,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26份,限期完成整改32条,复查合格率100%。通过检查整改,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意识,遏制了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㈠ 存在问题
1.资金不足问题。一是锦丰工贸因流动资金不足,尚未开工,目前博乐农商行2000万元贷款正在办理中,7月初到位。二是城投应收账款一直未收回,且企业涉经济案件较多,因征信问题无法从银行贷款,导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三是华茂纺织因2019年亏损严重,导致企业资金不足,企业至今未开工。四是中瑞恒因国内钢材市场下行,企业销售不畅,导致原料积压,流动资金不足,目前企业正和工商银行洽谈贷款事宜。
2.原料供应不足问题。一是受疫情影响,哈国小麦、葵花籽出口受限,导致爱菊小麦一直无法购进,企业已停产,目前企业正在开拓贸易市场。二是金牧因原料不足,葵毛油已停产,现存葵花籽仅能加工20天,企业已转型开始生产亚麻籽油。
3.产品销售价格下降问题。一是远大矿业因产品价格下降,国外原料价格居高不下,目前企业原料已用完停止生产。二是亿利达今年产能增加,但因产品价格下降,企业增产未增收。三是华油钢管国外订单因价格未达成一致,企业开工日期一直未定。
4.受疫情影响员工返岗计划延后。一是华坤工贸员工均为湖北籍,仅4名管理人员到山口筹备复工,剩余人员暂未返阿。二是智德鑫技术员均为湖北籍,目前暂未返阿,项目进度受到一定影响。三是港发集团管理人员均为湖北籍,目前暂未返阿,企业后期运营受到一定影响。
㈡ 下一步工作思路
1.抢抓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
以综保区为引擎,坚持“畅通开放、贸易先行、以贸促工”的发展思路,在优化提升存量的基础上,持续引进新增量,不断做大做强优势支柱产业。一是依托中亚国信活畜隔离场屠宰加工、金沙河年加工40万吨面粉及20万吨挂面生产线、金牧科技粮油饲三产融合产业链精深加工、禾睿康油料作物和生物饲料深加工等项目,壮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建成国家级进口资源和粮食战略储备加工基地;二是依托港航木材产业园、中国林业等项目,壮大林木加工产业,建成全国木材产业进出口加工示范区;三是依托高端医用敷料全产业链、万嘉医疗医用耗材和百万支口罩生产线等项目,壮大医用材料产业,建成我国重要的高端医用敷料和耗材出口加工基地;四是依托宇通汽车组装加工出口、智德鑫汽车组装和零配件加工、江苏丰尚农牧机械制造等项目,壮大装备制造产业,建成我国面向中亚最重要的装备制造出口加工基地。
2.分类精准指导,释放工业经济发展动能。
下半年计划完成工业总产值29.2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1.51亿元。一是做好老企业生产要素协调保障工作,支持其开足马力生产。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但暂时遇到困难的老企业进行点对点服务,稳定企业生产经营,引导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激发企业活力。二是加大2019年入规企业服务力度,在企业原料供应、生产销售、安全生产等方面予以帮助,确保企业2020年开足马力生产。三是做好全市小微企业提升发展、创新发展和集约发展,加强“小升规”企业扶持和服务。下半年计划入规企业3家,分别是阿拉山口禾睿康农产品有限公司、新疆智德鑫盛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港发集团阿拉山口国际木材产业园,实现工业增加值0.97亿元。
3.多措并举,全力做好企业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持续抓好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积极协调解决企业原料供应、交通运输、员工返岗等问题,有序组织企业经营者、管理者、技术骨干返阿返岗。二是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落实好《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健康发展的十六条措施》,缓解企业收入下降、流动资金紧张、缴纳社保、支付租金等方面的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努力稳定就业形势。三是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情况,深入分析用电量、货运量、银行贷款变化趋势,加强疫情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分析研判,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四是加大企业疫情防控督导力度,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内部防控管理,严格执行“五统一”管理,及时有效采取各项防控措施,提高疫情防控能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4.抓服务优化环境,提供发展保障。
一是持续发挥好县科两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的有效作用,切实抓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各项任务落实,破解企业发展的瓶颈难题,创造良好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进一步梳理细化各项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修订政策汇编,协调各职能部门适时开展政策解读、厂房租赁、融资对接、人才招聘等活动,切实解决项目申报、纳税申报、子女就学、招工用工等类型的共性问题。三是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完善中小企业网络融资服务平台,构建政银企合作长效机制,尽最大可能推动增加信贷投放。四是着手制定企业生产要素成本和企业物流成本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税负成本、社会保险费、融资成本,为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