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  精品专题  >>  安全生产  >>  正文

阿拉山口市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完善应急管理,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措施成效、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

来源:阿拉山口市应急管理局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6日 12:17     浏览次数: 打印    

安全生产是企业安全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没有效益、没有企业的稳定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关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全力加强责任体系建设,层层落实主体责任,才能有效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为进一步促进抓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应急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强化企业岗位责任,建立健全的全员的岗位责任制

岗位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单元。生产企业应结合岗位工作内容,以落实岗位安全职责为重点,对各个工作岗位进行全面摸排梳理,确定各个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明确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安全考核标准、奖惩办法等内容,做到所有从业人员都有明确的岗位,任何岗位都有明确、清晰的安全生产职责,形成涵盖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责任体系,实现安全生产全链条责任实名追溯。

二、强化组织建设,建立标准化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

企业要发展,要生产,就需要完善各项安全管理标准化的组织体系。而安全管理标准化的组织体系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系统的工程,只有建立标准化组织体系,才能使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在良性的运作状态中顺利进行。衡量企业安全管理的好坏,应该根据企业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确认。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工作是安全的基本保证,而它的好坏也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质量、经济效益等静态方面。因此,必须要改变过去错误的观念,加快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以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需要。

三、强化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是加强企业,包括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各类人员行为规范与养成的根本途径。安全生产培训是以不断提升各类人员自身安全生产行为能力和操作技能为主要目的,二者相辅相成。所以,各企业应当建立完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和保持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让员工真正从思想高度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实践角度了解与掌握工作岗位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危险程度、防范措施和发生危险之后要怎样自救等,增强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牢牢遵守每一个环节的操作规程。

四、强化现场管理,建立标准化的作业现场管理流程

企业生产一线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管理者和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法》所赋予的法定责任,定期监督生产一线,实时了解生产的现场环境、生产动态、设备设施运行情况等,及时发现不足和缺陷,增加规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定期检修生产设备与仪器,重视关键环节。现场管理工作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配合,相互之间监督和观察,反馈个体行为、组织管理制度等,及时调整,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质量,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

五、强化责任追究,建立完善的考核奖惩制度

企业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其中的各个岗位要结合安全生产相应法律法规做到权责分明、分层管理,生产活动必须规范与束现场作业行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考核方法,加强对职工在生产管理、施工过程、行为规范、劳动纪律等多个环节的安全管理。通过分解量化考核,将员工业务素质和安全行为与评定结果挂钩,通过科学的考核奖惩制度,提升员工争优创先的热情,调动职工主动提高安全思想觉悟、强化安全行为的积极性,通过行为控制和创新性激励手段,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正强化或负强化,起到积极抑制不安全行为和主动引导安全行为养成的作用,避免相同的不安全行为反复发生。

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责任

安全生产工作中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尤为重要,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的红线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安全发展、依法治理;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强化属地管理,完善体制机制,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同时要求综合运用巡查督查、检查考核、激励惩戒等措施,构建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促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切实承担起“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

【关闭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