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阿拉山口市2014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2015年7月9日在阿拉山口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
第十七次会议上
阿拉山口市财政局局长 李桂江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阿拉山口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关于2013年阿拉山口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2015年初,我市2014年财政决算已报经自治州财政局汇编,自治区财政厅审核并批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规定和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安排,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2014年财政决算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4年阿拉山口市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14年,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党委、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关心支持下,奋起“二次创业”,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各项重点民生支出保障有力,财政管理改革稳步推进,财政监督管理继续加强,为我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体来看,全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㈠ 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⒈ 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决算情况。
2014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2998万元,同比增长1%,增收317万元。上划中央、自治区税收收入12176万元,同比下降20%。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为24012万元,实际完成20822万元,同比增长20 %,增收3426万元,完成预算的86.7%。其中:公共财政收入预算为19988万元,实际完成20024万元,同比增长20.2%,增收3366万元,完成预算的100.2%;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4024万元,实际完成798万元,同比增长8%,增收60万元,完成预算的39.4%。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受“营改增”政策的调整和改变企业运输费用核算方式等因素影响,国内增值税入库7030万元,较上年同期3718万元增长89.08%;二是金三角工业园区招商企业开始动工建设,湖北东贝集团光伏产业缴纳耕地占用税入库971万元,而2013年无此项收入;三是部分企业盈利分红,如博艾丰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股东分红缴纳利息股息红利个人所得税入库1304万元,较2013年同期458万元增收846万元;四是设市后房产、车辆、土地等交易量增加,使得房产税、车船使用和牌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税种均有增长。
⒉ 公共财政预算和政府性基金支出决算情况
2014年,我市地方财政总支出预算为40732万元,实际完成50594万元,完成预算的124.2%。其中:
⑴ 地方财政支出预算为40452万元,实际完成50390万元,完成预算的124.6%。其中:公共财政支出预算为36428万元,实际完成49420万元,完成预算的135.7%;基金支出预算为4024万元,实际完成970万元,完成预算的24.1%。
⑵ 上解支出预算为280万元,实际完成204万元,完成预算的72.9%。
具体支出情况如下:
⒈ 基本支出8922万元,其中:工资性支出3888万元,其他商品和补助经费5034万元。
⒉ 专项资金支出41468万元,其中:
⑴ 本级预算安排民生及配套资金9471万元,教育支出2625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89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23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543万元;农林水支出97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5万元;国防支出79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177万元。
⑵ 本级预算工程建设支出21775万元。主要用于阿拉山口市体育、文化、便民服务中心;阿拉山口市防护林、春秋季绿化工程;阿拉山口市消防、边防大队执法用房建设;综保区企业服务中心、厂房、仓库、散货堆场等项目;金三角工业园区服务中心、道路、净水厂等工程项目,有力保障了“一市两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⑶ 本级预算安排车辆保险、培训、考察、接待、办公设备采购、招商引资、项目申报、慰问等专项支出1198万元。
⑷ 本级预算安排上解专项支出204万元(其中:交通88万元、水利64万元、人才发展52万元)。
⑸ 本级安排口岸通关、支持中小企业能力建设等8054万元。
⑹ 本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支出970万元。
㈡ 社保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⒈ 社保基金收入决算情况。2014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570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2531万元,上级财政补贴收入39万元。
⒉ 社保基金支出决算情况。2014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309万元。
㈢ 财政收支决算平衡情况。
⒈ 公共财政预算收支决算平衡情况。
2014年,全市公共财政总收入49835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024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9675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2356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6505万元,专项转移支付收入10814万元),上年结余136万元。公共财政总支出49624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9420万元,上解专项支出204万元,收支相抵,年底结余211万元(其中:结转下年支出143万元,净结余68万元)。
⒉ 基金预算收支决算平衡情况。
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完成1307万元(其中:基金预算收入798万元,上级补助专项收入496万元,上年结余13万元),基金预算支出为970万元,当年政府性基金收支相抵,年终结余337万元。
⒊ 社保基金收支决算平衡情况。
2014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2570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合计309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2261万元。
二、2014年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㈠ 招商引税求实效,财源建设出新招。建立健全财源建设长效工作机制,加大开拓税源工作力度,广泛收集企业通关信息、及时分析研判、切实跟踪服务。积极参与研究阿拉山口市招商引资办法,大力扶持工贸企业。按照企业进出口贸易增长、0139、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等方式兑现企业114家,兑现率为100%。由于铁路运输行业“营改增”和运费上涨等不利因素,造成通关企业的税负大幅度增长,致使酒钢、八钢等国有企业停止在口岸过货,为扭转口岸过货量和贸易额下滑的局面,对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服务,新增财源2000余万元。
㈡ 积极筹措资金,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利用建市和艾比湖设镇的机遇,积极向上级申请项目资金支持,争取到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县级财力保障、边境县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以及一批涉及民生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全年共争取上级专项补助资金2.1亿元。
㈢ 压缩一般重节约,集中财力保民生。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集中财力保民生,优化结构办大事,统筹兼顾谋发展,压缩一般重节约”的支出理念,加大了对教育、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等民生投入力度。其中:教育支出3086万元,增长203%,进一步巩固完善了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了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改善了城市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60万元,增长233%,加大对外宣传和文化体育传媒的投入力度,支持了文化体育设施场所建设;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61万元,落实了城市低保、社会保险、就业再就业等各项政策;医疗卫生支出677万元,增长84.33%,稳步推进了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住房保障支出2543万元,增长289%,确保了我市公共租赁住房、棚户区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公共安全支出2814万元,增长299%,全力保障了社会稳定和口岸通关安全高效畅通。
㈣ 融资平台保建设,金融服务谋发展。坚持“时间换空间、资源换产业、存量换增量”的发展理念,良性运作新桥、陆港、金港、金园等融资平台,综合利用金融信贷、地方债券、抵押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有力保障了“一市两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㈤ 财政管理讲科学,制度规范强基础。继续深化财政各项改革。科学编制部门预算,认真开展财政供养人员核查,按月通报财政收入进度情况,有效提高了预算执行的效率和财政监管的质量;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共拨付资金47283万元(授权支付7350万元、直接支付39933万元);有序推进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规范公务用车管理;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权检查工作,不断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内部制度,对全市预算单位开展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不断健全源头治腐长效机制;积极推进财政业务应用支撑平台和一体化建设,有效提高财政工作效率;完善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共组织政府采购109次,采购预算2194万元,实际采购2040万元,节约资金154万元,节约率7%;提高企业会计技能,举行企业会计继续教育培训176人次;全面推行公务卡结算工作,全市预算单位刷卡结算率达40%以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以上2014年财政收支目标的圆满完成,是市党委、人民政府统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充分发挥职能、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的结果,更是全市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现:一是我市财政收入总量小,财政收入结构单一,财源基础薄弱,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需要拓展。二是随着机构职能的不断完善,财政保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例如教育、科技、医疗和边境管控等方面还需大量投入,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三是财政管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做好财政各项工作,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支持,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变化变革、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务求实效,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破之年”提供强有力的财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