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公开  >>  预决算公开  >>  政府预决算  >>  正文
政府预决算

关于2015年阿拉山口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11日 11:07 浏览次数:

阿拉山口市一届人大

次会议文件(20

关于2015年阿拉山口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

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6年1月27日在阿拉山口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四次会议上

阿拉山口市财政局局长 李桂江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5年阿拉山口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6年财政预算草案提请阿拉山口市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5年,我市财政工作在市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关心支持下,牢牢把握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各项重点民生支出保障有力,财政管理改革稳步推进,财政监督管理继续加强。总体来看,全年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较好地完成了市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工作任务。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完成情况。

⑴财政收入预计完成情况。2015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1438万元,同比下降4.7%,减收1560万元。上划中央、自治区税收收入8330万元,同比下降31.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108万元,同比增长11%,增收2286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3275万元。在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2531万元,同比增长12.5%,增收2507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77万元,同比下降27.7%,减收221万元。

⑵财政支出预计完成情况2015年,财政总支出6604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105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12万元,专项上解支出327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项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281万元;国防支出53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836万元;教育支出324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91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823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47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27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50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3956万元;农林水支出3147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94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078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335万元;金融支出5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66万元;住房保障支出8930万元;其他支出300万元。

⑶财政预算预计平衡情况。2015年,财政总收入6684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531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77万元,上级补助收入43275万元,上年结余461万元。财政总支出6604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5105万元,基金预算支出612万元,上解专项支出327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800万元。

社保基金预计完成情况。

⑴收入预计完成情况。2015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909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2822万元,财政补贴收入76万元,利息收入11万元。

⑵支出预计完成情况。2015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700万元。

⑶收支预计平衡情况。2015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5302万元,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收入2909万元,上年结余2393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合计700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4602万元。

以上阿拉山口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结果,是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进行的初步预计,待与自治州财政结算后还会有所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财政工作开展情况。

扎实做好企业服务工作。从纳税大户情况分析,经过税收筹划的企业已成为我市的重点税源。一是建立“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广泛收集重点企业的通关信息、及时分析研判、切实跟踪服务,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营改增”税收筹划对企业提升利润的作用,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全年共兑现企业能力建设扶持、“短平快”、节能减排等项目资金3019万元,兑现企业42家,切实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二是面对企业融资困难,加大了与金融信贷机构的沟通,通过“助保贷”等贷款方式,有效破解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瓶颈。

调整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民生优先、基层重要”的支出理念,加大了对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公共安全等民生投入力度。全年民生支出53930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3%,全力保障了社会稳定和口岸通关安全高效畅通。

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一是认真开展财政供养人员核查,按月通报财政收支进度,出台《阿拉山口市财政资金审批拨付流程》、《阿拉山口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管理实施细则》等制度,提高了预算执行效率和财政监管质量。二是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全年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共支付资金9.75亿元。三是核查核销行政事业性收费,建立健全非税收入管理制度,全年审核行政事业收费158项,依法核销15项。四是有序推进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规范公务用车管理。五是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权检查工作,核查全市预算单位固定资产11971万元。六是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继续巩固“小金库”治理成果,不断健全源头治腐长效机制。七是大力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建立了预算单位基础信息和财政业务数据信息的动态数据库系统,有效提高财政工作效率。八是完善政府集中采购制度,全年共组织政府采购109次,节约率9.4%。九是提高企业会计技能,举行企业会计继续教育培训186人次。十是全面实施公务卡结算制度改革,公务卡结算率45%以上。

加大项目争取工作。通过争取实现了边境地区转移支付资金民生项目由671万元增至1479万元,增量808万元,县市财力补助由970万元增至1120万元,增量150万元。并成功将艾比湖镇纳入自治区综改办奖补范围。全年共争取各项补助资金共计5.99亿元,为推动阿拉山口市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新融资新模式。坚持“时间换空间、资源换产业、存量换增量”的发展理念,综合利用金融信贷、地方债券、抵押等多种方式进行融资。从建设银行、华夏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以及上级债券转贷等渠道共计融资6亿元。全年推介PPP融资模式项目共6个,有力支持了“一城两区”重大项目建设。

强化财政监督管理。严格按照市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决议要求和审计意见,主动接受人大和审计监督,进一步改进和规范了预算管理,增强了预算编制、执行和决算的透明度。建立联合监督机制,严格项目资金的监督管理。建立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体系,加强对债务规模结构和偿债能力的监测控制,合理制定政府举债、偿债计划。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厉行节约有关规定,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各位代表,总的看2015年预算完成情况较好,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这是市党委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政协监督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财政工作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面对当前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在破解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和财政持续增收方面做的不够;在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主动研究财税政策方面还不够,国有资产和国有资产出资企业管理还较为薄弱;基层财务工作需要加强,基层财务人员匮乏,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6年市财政预算草案

2016年财政工作指导思想: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自治州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按照市党委一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继续深入实施“三大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速产城融合,切实增进民生福祉,为“十三五”开好头、起好步。

2016年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一是依法编制、全面细致的原则。部门预算的编制应符合《预算法》和国家其他法律、法规,预算编制时将税收、上级财政补助、非税等收入全部纳入部门预算,实行预算统编,收支平衡。二是统筹兼顾、突出民生的原则。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支持民生事业发展。三是优化配置、保障重点的原则。根据部门职能和事业发展需要,切实保障重点支出。四是厉行节约、压缩一般。认真执行中央、自治区和自治州厉行节约的规定,压缩一般性支出。五是公开透明、强化监督。强化部门主体责任,扩大预算公开范围,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均应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健全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考评工作制度,完善绩效指标考核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按照我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了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建议。

⒈财政总收入预算安排建议2016年,阿拉山口市财政总收入安排40749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安排25864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建议安排25234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建议安排63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4085万元;上年结余收入800万元。

⒉财政支出预算安排建议根据可用财力情况,按照当年财政收支平衡、不打赤字的原则,财政支出安排4074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39729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630万元,专项上解支出390万元。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项目: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885万元;国防支出67万元;公共安全支出3181万元;教育支出1278万元;科学技术支出55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4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17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5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3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6037万元;农林水支出1564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54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3094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30万元;金融支出5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8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053万元;预备费600万元。

⒊财政收支平衡情况2016年,财政总收入预计4074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234万元,基金预算收入630万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14085万元,上年结余800万元。财政总支出预计40749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729万元,基金预算支出630万元,专项上解支出390万元。收支相抵,当年收支平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建议。

⒈收入安排建议。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安排5269万元,其中:保险费收入安排5168万元,财政补贴收入安排80万元,利息收入21万元。

⒉支出安排建议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038万元。

⒊收支平衡情况2016年,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总计5269万元,上年结余4602万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总计1038万元,收支相抵,年终结余8833万元。

三、2016年财政工作任务

㈠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深化财政改革。深入贯彻《预算法》和中央自治区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加强统筹使用,科学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增强财政政策和支出安排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健全透明预算制度。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进一步加大PPP工作推进力度,及时建立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通过PPP模式进入公共服务领域。

㈡建立联动机制,积极研究政策。密切关注财税政策变化,积极研究、深入分析,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政策,积极与海关、国检、铁路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确保信息共享,制定奖补办法,推进全面合作。一是创新思路,大胆尝试,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营改增”优惠政策,利用信息共享机制,广泛收集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财税信息、及时分析研判、切实跟踪服务,为企业量身打造税收筹划方案。二是提高服务能力,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及时兑现相关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异地企业落户。三是落实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实行增量奖励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中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㈢加强收入征管力度,确保及时足额入库。一是加强对建筑营业税征收监管力度。对“一城两区”政府投资的项目进行严格监管,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社会投资项目的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二是密切关注“两区”重点税源企业,尽早激发“两区”税源潜能,扩大财源增收渠道。三是积极与国检局对接,加大印花税的征收监管力度。四是建立奖惩机制。对运送进出口岸的货物实行实时监控,有效防止国家税款的流失。五是加大非税收入监管力度。加强土地出让金、固定资产出让收入的征缴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入库。

㈣加大维稳支出力度,夯实社会稳定基础。把维护稳定支出作为财政支出的重中之重,加大维护稳定综合投入,提高基层维稳防控能力。完善政法保障机制,保障政法部门和部队维稳需求,支持民族团结教育、“去极端化”宣教和“三支队伍”建设。继续支持“访惠聚”活动开展,大力实施社区惠民生项目,夯实基层组织基础、维稳力量基础、群众工作基础,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㈤加大民生投入,强化绩效管理。牢固树立“集中财力保民生,优化结构办大事,统筹兼顾谋发展,压缩一般重节约”的理念,科学管理控制一般性开支。从有限的财力中挤出更多的资金投入民生建设,全力保障棚户区改造、公共租赁住房、教育医疗保障体系、文化体育便民服务中心装修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事关民生的项目建设,切实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幸福指数。加强支出绩效管理,逐步将全部财政资金纳入绩效评价范围,防控财政资金支付风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㈥加强支出优化,建设节约型政府。全面实施公务卡制度改革。提高全市公务卡结算金额,力争公务卡结算率达到50%以上,较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巩固资产全面清查成果,及时出台《阿拉山口市国有资产管理办法》,严把资产购置、使用、处置三个环节,实现国有资产管理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出台《阿拉山口市国有资产出资企业管理办法(试行)》,对涉及国有资产出资的企业加强监管,切实履行出资人职责,全面掌握国有资产出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扩大财政业务应用支撑平台和一体化服务范围,有效提高财政工作效率。加大政府集中采购改革力度,出台《阿拉山口市2016—2018年集中和分散采购指导目录》,提高政府采购公开透明度,提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能力。强化财政监督管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做到“三公”经费零增长,努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关于厉行节约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出国境费等财政管理制度,指导和督促预算单位建立预算管理内部监督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建立预算编制同部门单位执行财经纪律、财务制度挂钩的工作机制。

㈦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增量,提高财政保障能力。紧紧抓住国家、自治区编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机遇,找准定位,主动作为,积极做好项目争取工作。认真研究中央关于支持新疆发展的差别化政策,确保“边境县市”、“生态功能区建设”、“国家一类口岸”等财力补助增量。同时,积极争取均衡性转移支付、以奖代补项目等资金。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今年财政收支预算,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市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虚心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和建议,变化变革、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务求实效,为实现2016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