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基础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正文
统计信息

阿拉山口市2019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汇报材料

来源:阿拉山口市发改委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2日 16:49 浏览次数:

阿拉山口市2019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汇报材料

阿拉山口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统计局

(2019年7月11日)

今年以来,阿拉山口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自治区、自治州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树牢新发展理念,推进全市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良好。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GDP方面。1—6月,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6亿元,同比增长13.8%。

工业方面。1-6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5.98亿元,完成销售收入14.73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6.3亿元,增长49.5%。其中综保区完成总产值1.89亿元,完成销售收入1.92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642.7万元。

贸易方面。1-6月限额以上贸易企业完成商品销售额27.23亿元,增长11.91%,其中过亿企业3家,分别是:添马行实业有限公司完成23490万元,下降2.3%,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完成153070万元,增长142.58%,新欣隆贸易完成52231.6万元,增长329.14%。2019年新纳规企业共完成商品销售额13786.7万元,下降16.19%。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上半年预计完成投资30134万元,同比增长79.4%。工业投资稳步增长,投资总量支撑有力。上半年工业投资完成16777万元,同比增长87.1%,占完成投资的55.7%,投资拉动率46.5%。

财政收支方面。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1亿元,增长4.67%,完成全年任务的50.87%。

通关过货方面。进出口货运量1149.6万吨,增长2.6%,完成全年任务的50%;通行“中欧”、“中亚”班列1499列,完成全年任务的50%。

2019年5月份,全国综合保税区进出口总值中阿拉山口综保区已从2018年第49位上升至第27位;1—6月,阿拉山口综保区完成进出口货运量36.12万吨,实现进出口贸易额23.7亿元,搭乘中欧班列返程班列进口整车9702列转关至内陆其他口岸。

招商引资方面:2019年,阿拉山口市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目标任务为20.58亿元。截至6月底,全市已开工招商引资项目13个,预计实现到位资金6.6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32.5%。(其中续建项目开工7个,到位资金4.16亿元;新建项目开工6个,到位资金2.52亿元。按产业分布分析,二产项目开工8个,到位资金4.46亿元;三产项目开工5个,到位资金2.22亿元。

企业入驻情况:截至本月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入驻企业498家,加工类企业36家、商贸物流企业283家、整车企业19家、电商企业6家、总部经济企业154家。企业用工1500余人。

供水方面。完成总供水量395.8万立方米,下降15.6%。

金融方面。1-6月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6.36亿元,比上年同期12.6亿元增长29.84%;贷款余额5.13亿元,比上年同期5.8亿元下降11.55%,贷存比31.4%。

二、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

通关贸易方面。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势,坚持“畅通开放、贸易先行、以贸促工”的工作思路,发挥“一带一路”沿线产业联动互补的优势。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动经济发展。进一步做好自治州、阿拉山口市两级领导联系企业工作,通过送政策、抓管理、推项目、解难题、稳增长等措施,更好激发企业干事热情,筑牢发展信心。截至目前,走访企业242家次,梳理困难诉求86件,已解决问题73件,13件正在办理中。二是积极培育跨境电商产业,推动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学习借鉴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经验和做法,积极培育跨境电商保税理货和直邮快购业态,融合“线上交易自由”与“线下综合服务”,整合信息流、大宗物流、服务流、资金流,在面向中西亚的跨境电子商务国际规则、跨境人民币结算、大宗物资线上交易线下交割等领域实现突破。引进6家跨境电子商务企业,积极筹建跨境电商科技园区、跨境电商专用仓库、分拣线、查验设施等,3家电商企业建立交易平台,入驻平台企业达370家。2019年1月4日,综保区获批自治区级跨境电商试点产业园区,推动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业务发展,搭建完善跨境电商相关服务平台和支撑体系,打造跨境电子商务完整产业链和生态圈,实现跨境电子商务便利化、规范化发展。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一是推进项目建设,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定期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会、协调会,及时了解重点项目推进情况及存在问题,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承担项目单位提出的意见建议,认真梳理,分门别类协调有关职能部门处理,努力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加快项目建成投产步伐,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抓好上级政策和项目争取力度的同时,充分发挥地方优势资源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助推企业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组织企业申报各类项目4个,拨付纺织服装补贴资金311.2万元,其他各类补贴资金1.33亿元,为企业担保贷款10笔6700万元,商业银行为各类企业办理信用证、质押、贷款业务共计112笔3亿多元。

工业方面。一是扎实做好监测分析,力促经济稳步运行。强化定期调度机制,经常性联系走访企业,跟踪监测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对企业生产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实时掌握企业生产运行情况,对每个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认真研究分析,及时掌握企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针对性协调解决问题,保障企业平稳运行。二是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四大产业板块。围绕中亚国家丰富、优质的棉花、农畜产品、金属矿产品、能源、塑料化工等资源和综保区免配额等政策,一是大力发展农牧产业板块,加快推进金沙河面粉挂面加工、金牧科技粮饲油三产融合加工、爱菊秦疆小麦加工及油脂精炼二期等项目建设,争取中粮集团在山口落地。三是着力推动纺织产业板块,重点以发展医疗用品产业链延伸为基础,实现全流程产品落地加工制造能力,带动万嘉医疗、华茂、亿利达等企业灵活选择原料市场,推动棉花、纺纱、医疗用品、面料等发展。四是全力推进木材产业板块,整合现有木材加工企业,加快建设木材交易中心,积极争取以中林集团为代表的贸工一体企业落地。五是倾力打造装备制造业板块,引导华油钢管、国肽生物科技等技术型企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品牌化转型,借助高效的口岸铁路物流网络,实现产品辐射中亚、欧洲市场。

招商引资方面:一是开展小分队外出招商工作。认真梳理招商线索,扎实做好产业分析、盈利预期、优势对比等前期工作,分别于2月21日、4月20日、5月18日、6月4日精心组织招商小分队,先后赴北京、天津、四川、云南、江苏、河南、重庆、河北等地开展精准招商工作,对接企事业单位50家,形成调研报告四篇,储备了一批以中林集团为代表的贸工一体的产业项目、以首善财富等为代表的总部经济项目、以上海添马行等为代表的贸易属地化项目,为经济发展夯实存量抓好增量打下坚实基础。二是谋划招商产业及政策研究。贯彻执行好《国务院关于促进综合保税区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9〕3号)精神,深入研究海关税收、监管、贸易管制及外汇政策等,形成《阿拉山口市产业发展政策汇编》(初稿);组织招商干部,前往海关、铁路、税务、报关行和相关企业,针对进口粮食、肉类、电解铜、木材、棉花等产业,从国外原料、物流运输、终端产品销售等环节做好研究,为精准招商、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持续跟踪稳步推进重点招商项目。积极走访金沙河、万嘉医疗、金牧科技等在建项目施工现场,现场办公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投产。安排专人持续跟进重点招商洽谈线索,目前已签订新疆卫戈斯危险化学品监管库项目投资协议、武汉港航发展集团阿拉山口国际木材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医用品全产业链项目等投资备忘录。四是进一步丰富现有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积极寻求与有影响力的招商代理机构、招商能人合作,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研究推进代理招商合作。先后对接中国林业物资总公司、新疆昆玉钢铁有限公司、库车物泰炭素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公司等90余家企业,梳理了38条有效招商线索。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项目储备论证不足。缺乏项目源,沉淀积累的项目较少、质量不高、操作性不强,尤其缺少引领带动型大项目,很多项目停留在影子项目、线索项目阶段,对项目的资源情况、市场情况、投资环境情况分析不透彻。

二是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距离实现“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还有较大差距。在企业手续齐全的情况下,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时间较长;注册登记、土地挂牌、申领发票、参保登记等手续所需附件较多,审批周期较长。比如:中信建设活畜隔离场项目的林草地征占、水土保持论证和水资源论证等前期手续办理时效不高,对企业投资信心产生不利影响。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

贸易经济方面:一是努力发掘培育外贸新增长点,发挥口岸优势,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对外招商,加大中粮、益海嘉里、IDCE、八钢、昆玉、中国纸业、新疆万达等企业的沟通服务力度,使企业尽快落地开展业务,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二是需要高位推动中石油、八钢、中泰欣隆等贸易企业的销售额开票事宜,目前这几家企业均未完全实现阿拉山口本地销售开票。三是帮助企业拓展业务做大做强。积极协调铁路、海关、国检、边检等联检单位及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面向企业进行宣讲,协助企业掌握、用好、用活各项国家优惠政策,帮助企业申请各类项目资金,指导符合条件企业及时纳规。主动上门调研服务企业,支持企业贸易回流,鼓励贸易企业将国内其他业务转至阿拉山口。四是全力保障中欧、中亚货运班列运行通常。加强口岸跨区域合作,积极与内地口岸管理部门或平台公司沟通联系,全力做好国际货运班列的通关服务,保障途径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境的中欧、中亚国际货运班列实现高频次、常态化运行。

工业经济方面:一是进一步落实县级领导联系企业制度,通过送政策、抓管理、推项目、解难题、稳增长等措施,不断提升企业转型升级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参与市场竞争能力,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针对已开工企业做好日常服务工作,对开工企业进行每日走访,对企业安全生产、值班、消防设施等情况进行排查,对企业生产情况实行日报告,对存在的问题实行日清月结,确保开工企业平稳运行。三是针对未开工企业做好复工准备工作,定期走访未开工企业,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开工前用工、用水、用电等准备工作。四是进一步推进小升规工作,建立完善小升规企业培育库,坚持“一企一策”,重点扶持金牧、万嘉医疗等企业发展,为全年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一是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持续落实项目日报制,每周协调、走访、跟进项目建设进度,对项目落地、投产、运营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服务;继续抓好产业政策研究工作,在产业政策、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投资成本等方面为招引项目搞好研究论证和政策服务,为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涉及项目落地和生产运营的土地、环保、规划、消防、税务等审批事项实行部门协作、交叉办理,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动综保区及产业配套区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编制和审批工作,加快建设散粮专用线、粮食筒仓及集装箱换装线,完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的硬件条件;确保蒸汽设施尽快投入使用,解决落地企业环保、安全生产手续办理的困难;加快推进未完工仓库、厂房、职工宿舍等的建设,满足入驻企业生产生活需求,达到洽谈企业快速落地、落地企业快速建设、投产企业正常运营。扎实抓好项目储备。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围绕阿拉山口产业特点和中亚国家资源优势,策划包装一批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拉长产业链条、扩大产品规模、形成产业集群的新项目,切实做好项目投资分析、前景预测、风险效益评价,深入论证项目落地可行性,不断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持续做好法国IDEC集团、车联天下物流总部经济项目、阿拉山口市广昊宇供应链有限公司跨境电商项目、河山泰进口石油焦仓储物流基地项目、阿拉山口市天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组装生产3000台特种挂车项目跟踪洽谈。

招商引资方面:做好政策解读,常态化外出招商。组织发改、财政、商工、住建、国土等部门,在产业政策、要素保障、市场需求、投资成本等方面为招引项目搞好研究论证和政策服务,为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紧紧围绕阿拉山口“一中心、三基地和一平台”的产业定位(即:区域性分拨配送中心、绿色有机食品加工基地、进出口纺织服装加工基地、高端制造产业基地、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盯紧国际国内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由州、市领导带队组成专业招商队伍,确保每月不少于一次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重点区域对接产业项目。

统计监测方面:及时做好企业纳统和5000万元以上项目的投资统计工作,学习研究好最新《季度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案》,

加强企业走访及分析预测,防止企业瞒报、漏报。